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世争锋 第493章 【水火盗贼报】

【水火盗贼报】

(抱歉,492章的章节名字有一个字错了,是‘一出苦肉戏’而不是‘一处苦肉戏’特此道歉)

“子高,你可够忙的?”

刚刚从监狱里,将刘庆武带出来,用给一个死刑犯人代替。对于做这些事情,戴春风几乎是无师自通。不管从监狱的档案上,还是守卫的眼中,刘庆武这个人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王学谦拿起衣帽架上的帽子,这是江边的一处房子。

“你安心养伤,今天下午有一艘美**船,从上海出发,凌晨左右抵达宁波附近的海面,我已经联系好了,今晚你就离开。”王学谦一只脚已经跨出门了,却收回来:“你们刘家唱了这么一出戏,可对我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出了一点意外?”

“不是意外,是没有按照剧本来演。你也知道,英国人介入了。不管是出于意外也好,本意也罢,你需要一个给英国人靠得住的身份。一个英国人不会怀疑,还要重点保护的身份。”王学谦说的倒是没错,在外,刘庆武已经是英国人的走狗。

当然这个身份是假的,但英国人也只能哑巴吃黄连,认了下来。

至于为什么?

英国人虽然不懂什么千金买马骨的典故,但也知道,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不管刘庆武的身份是真是假,是否受到了英国人的蛊惑,有颠覆浙江当地政权的行为。一旦刘庆武到了英国人的地盘,英国人就不得不为保护刘庆武而伤脑筋,并会在,虞洽卿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商团的智囊,要不是朱葆三离开了商会,他也不会被推上前台。

虽然在商团内。虞洽卿的影响力,还不足以一言九鼎。但他对《四明日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而且也是大股东之一,自然有权利代表《四明日报》了。

可惜的是,《四明日报》从创办之初,就没有什么主张上的报道,反而专注火宅,强盗。灾情之类的非常关注,于是就得了一个‘水火盗贼报’的名声,实在算不得好。

报纸唯一出彩的事件,也只有办过两次。

一次是在袁世凯称帝的前期,《四明日报》破天荒的刊登了一篇《民主耶?帝制耶?》的文章,当时报纸上下都紧张的不得了,这要是放在大清朝,可是骂皇上。大不敬,要拉去菜市口砍头的,能不紧张吗?可奇怪的是,嘛事都没有,这可一下子助长了报社上下的雄心。想想也是,袁世凯远在三千里外的燕京城,哪有心思去管三千里外的宁波城?

再说了。当时的宁波也不归北洋政府管辖,还在南方革命党手中攥着。袁世凯就是有这个心,也手下的人也办不了报社的主编,社长。

初尝甜头的报社。自信心膨胀,一下子将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找了回来。

赶巧了,不久之后,宁波城警察局查获了一船鸦片,不过一天之后,警察局改口说:“不是鸦片,是糖。”这是《四明日报》第二次抨击时政,措辞严厉的讽刺警察局的黑幕。

可是报社上下也不想想,袁世凯虽然地位高,实力强,却在千里之外。而警察局可管着报社周围的街面,当天下午,警察局来人,把主编从办公室里抓了去,关了一夜,才让报社上下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从此之后,报社就办的死气沉沉的,连‘水火盗贼报’的名声似乎也保不住了,越来越不堪,专注风月场,有后世《法制报》的风范(本以普法为己任,但关注奸杀案二十年)。

可即便如此,《四明日报》也是宁波城内唯一的报纸,地位崇高。

而报社的大股东,李霞城也感觉宁波局势越来越乱,有了撤资的心思。虽说王学谦也看不上这个破报纸,但是看在商团的面子上,不得不代表市政府接收报社。当然,《四明日报》也不是一无是处,作为一家小报社,却拥有很多大报社都没有的优势,报社有自己的印刷厂,而且设备还颇为先进。

汽车在报社门口停下,报社的人伸长脖子好奇的看着王学谦从汽车上走下来。

记者也好,报社的编辑也好,都是眼力超群的人群。

一眼就看出了王学谦的与众不同出来,当然就是看不出王学谦的来历,总之,肯定是大人物,陪着小心,将王学谦迎进了报社。

正好报社出了样刊,王学谦也不客气,拿起样刊,看了起来。周围的人也不敢阻拦,都明白,宁波城现如今也不太平,万一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就要倒霉了。

随着王学谦的眉头越来越紧,报社的人也开始紧张起来。

原来,报纸上通篇都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内容,反而用笔极其细致的描写了在前几天发生的暴乱中,东城的一个寡妇,却因祸得福,和隔壁的闲汉凑成了一对,终于不用独守空房,过上面没人的日子了。不过用笔太露骨,王学谦一开始还以为是看现代版《金瓶梅》呢?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