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宋王 第一六三章 准备就绪

准备就绪

三司派人清查常平仓,接到这样的消息,蔡京顿时有些懵了。

怎么会这样?这不合理啊!

林昭不是已经上书官家了吗?难道官家没同意?应该不至于啊!反过来派人清查又怎么讲?难道是龙颜大怒?难不成林昭失宠了?这也太快了吧?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看来是一点都不假!

蔡京有些震惊,但更多还是担忧,他突然有些后悔,不该借粮给林昭的,现在有麻烦了。

不过好在才只是个开始,运出去的粮食并不多,只要掩饰做得好,估计能马马虎虎过关。反正这边青苗法已经开始推行,放出去不少的青苗粮,统计不是特别清楚也是有的,现在就希望三司的官员不要太较真就是了。

正在考虑怎么蒙混过关的蔡县令怎么也没想到,林昭竟然把粮食送回来了,这又是什么情况?

林昭的亏空那么严重,怎么还如此爽快地归还粮食呢?蔡京很意外。

难道是因为林昭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不想连累别人?仗义,蔡京很感动。

亦或者林昭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成竹在胸?神奇!蔡京很好奇!

不管怎么着,蔡县令算是服了林昭了。言而有信,为人仗义,能力出众,这样的人值得交往。

蔡京也在密切地关注着局势,看看林昭这边到底如何应对,是个什么结果,如果能帮上忙,定然义不容辞。

而此时,处于风口浪尖的林县令正匆匆赶去杭州府衙,去拜见赵知州和苏通判。

苏轼也已经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他虽然不大赞同青苗法,但对执行者并没有什么偏见,毕竟皇命难违,何况这个还是林昭。彼此之前一起合作,剿灭叛乱。查清贩卖私盐,彼此间的关系不错,苏轼对林昭也是多有赞赏与好感。

他已经听赵抃说起过,林昭打算动用常平仓赈灾的事情,对林昭的这种义举很是赞赏。故而有些事情看在眼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可能给予方便。

却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问题,朝廷竟然派人清查常平仓。不早不晚,真实的,两位保守的大臣,造成的后果会相当严重。欲盖弥彰,意欲何为?说不定还会被论罪。可是要不这么做,那杭州的局面恐怕也会乱成一团,难以控制!

这都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思虑了很久,苏轼问道:“东阳,你有把握吗?”

“技术上,肯定没问题,我已经着人加工赶制了,希望两位老大人从旁协助一二非常玩美。再者,事关重大,我不大敢自作主张,所以才来请教二位大人……当然了,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自然由我一人独立承担,只是希望两位能做个证人!”

赵抃沉思片刻,点头道:“东阳放手去做吧,老夫相信你!

“嗯!苏轼心中本已有了七八分赞成,见老成持重的赵抃表态,再不犹豫,当即点头答允!

林昭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气,自己的想法倒是好,可两位知悉内情的上官要是不同意,一切都是白搭。索性直接开诚布公地谈,争取他们的允许,粮市混乱并未自己一个人的问题,赵抃与苏轼也很头疼。

所以彼此之间有共同的利益的,加之两人的品性,林昭觉得可以一试!即便出了事情,也会重量级的人物出面帮忙澄清,不至于孤立无援。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将两位地方高官与自己绑在了一起,有他们协助,很多事能更加顺利,也更有底气了。

赵知州与苏通判如何看不出林昭的心思,好在素日多有了解,知道他初衷与本意都好的,才答应下来。

林昭并不知道,赵抃之所以点头,还有别的不为人知的原因。他不会想到,只要他不提出着实过分的要求,赵老先生都会不遗余力,无条件地支持。

林昭回到县衙的时候,于玄向他报告:“广济粮行已经秘密将粮食送来!”

“很好!”林昭旋即又问道:“那件事办得怎么样了?”

于玄回答道:“恰好孟家最近正在修缮几处下雨受损的店铺房屋,工匠都是现成的,而且很可靠,现在正在连夜赶工,明晚之前一定妥当!”

“好,盯着点,抓紧时间,章明元可能已经到苏州,快的话可能后日就会到杭州,务必在明晚一切妥当!”林昭又强调一遍,作为一个导演,想要拍出一部精彩的大片,道具不精良怎么能行?

林昭又嘱咐道:“还有,常平仓平素的那些差役,都给我看紧了,必要的时候换成我们自己人!”

“是!”

而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的七七八八,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表演了。这场戏很重要,千万不能演砸了,所以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全力以赴。尤其是林昭这个导演兼主演,压力着实不小!

~~~~~~~~~~~~~~~~~~~~~~~~~~~~~~~

张子恒很快就派人将粮食给林昭运送过去,毕竟数量不是很多,准备起来很容易。选择已经有了,答允的事情也兑现了,至于其他事情,且先看着吧!

一时间张东主也不愿意想太多,还是顺其自然吧!

冬季天气寒冷,尤其是入夜之后,有风湿病症的张子恒早早地窝进了温暖的房间。

至于运送粮食,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都交给了掌柜老汪来处理,这位老伙计跟随日久,他很放心。

或许是因为冬季怕冷的缘故,最近一段时间,张子恒并不了解老汪的每日的行踪,很多事情难免有所疏忽。

张子恒并不知道,老汪在广济粮行的处理完事情,并没有立即回家休息。反而趁着月黑风高,匆匆出门去了。

这厮鼠头鼠脑地转过几条街巷,最终的目的地赫然正是庆和堂!(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