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
无可否认,朱棣衬得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迁都北京,虽有不少各方面的因素在内,但的的确确开启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气节。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便是华夏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大明朝。
即便是最后一位崇祯皇帝,也不想唐宋的天子一般选择逃跑,而是誓死不腿,最终吊死煤山,死前立书,还曾写过‘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这般让人悲壮的话。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没有理由再去怀疑这话的真伪。
至于朱允炆,好吧,在位时间实在有点短,要么在削藩,要么在和朱棣打,举措其实并不多,也说不准能不能成为好皇帝,不过肯定的是,朱允炆若一直顺利坐下去,很大可能就变成变皇帝。
事情过去几天,金陵已经平静下来不少,朱棣已经在位登基做准备,徐辉祖被削了爵位关进了大狱,以黄子澄等人为首的建文旧臣全部满门抄斩,徐妙锦喜欢的那个黄家小寡妇自然也不能幸免。
徐增寿是嫡子,但是已经死了,徐辉祖不用说,那是嫡长子,但眼下关着。至于老二徐膺绪,不好意思,那是妾侍所生,是庶子,没那么高的位置。
要不然徐膺绪也不会只是一个指挥使的位置,而徐辉祖是魏国公,掌管中军都督府,徐增寿掌管左军,明显的差距大发了。
偌大的徐家,等于没了真正能做主的人,徐府人人自危,气氛很低迷,当然了,周少瑜也不可能也没那资格去做主,只是安慰好徐妙锦便是了。
局势渐稳,除了清算,最重要的便是封赏了,周少瑜没见着朱棣,封赏到是下来了。
作为徐增寿一系的人马,主持操作扬州以及镇江投降一事,绝对是大功一件。只是周少瑜没想到,朱棣居然会升的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