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嫡长女 第九十四章 探花古文澜求首订

探花古文澜求首订

京兆官场的变化,比如两道观察使和吏部尚书的人选,沈宁也是关注的,但她更关注的,是与沈家相关的人员调动。这五年一次的调动,如果没有抓住机会,那就要再等五年了,那就太可惜了。时不等人,所以当下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幸好事情的走向,对于沈家来说,是欢喜的。

沈则敬因为考课工作办得顺利,吏部也给他加了等,还是留在考功司任郎中,待有其他合适位置空出来,再谋划升职的事情。吏部郎中岑笑白已经顺顺利利致仕了,新调进来的郎中华英卓也不难相处,所以沈则敬还是继续在考功司熬资历。

沈则儒因为出使西燕的出色表现,加等升职,现在还是在国子监,不过已经擢升为国子监监丞了;沈则高也加了等,还是在岭南道,由南海县县令调任为香山县县令,与之前相比,多管了海防事务,对海事也有了不少接触,也算是,朝着自己心目中的位置靠近。

其他的,根据沈则敬对她透露的情况,也都按照计划中的进行,比如大理寺主簿成方圆已经晋升为大理寺丞了;比如兵部郎中许慎行的侄子也如愿地松动了位置;比如礼部员外郎张澍,也加了等,还是任原职;还有兵部库部司主事许光耀等,都是和张澍差不多情况。总之,能办的,沈则敬都尽量办了。

当然,沈宁也知道了揭发邹经亘一事的监察御史汪直等人也都升迁了,汪直现在已经是殿中侍御史了。这也算是他千里迢迢去贺县的回报了。

沈宁最为关注的姑父古恒实的调动,也有了好消息。古恒实的考,反而更能让考官喜欢呢。所以经验就是究本真纯言,去雕琢匠气。”沈余宏毕竟比古文澜年长了几岁,虽说才学之上达者为师,每一个人却都是有所长和所短,所以他这一席话,对古文澜出动很大。

究本真纯言,去雕琢匠气……古文澜久久不语,咀嚼着这句话,仿佛明白了些什么。以前先生就说他太过在意境界气象,力有不逮却每每成了无病呻吟,所作之诗总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不一定要字字珠玑,却一定要畅尽心中意,原来作诗一道,是如此啊!

不止是古文澜不语,连沈余宣和沈余平也都沉默,想不到二哥去了一趟江南就有如此收获。看来,春闱之后,他们也要申请去江南游历一番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三更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