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宋风 第三百六十八章 后院起火

后院起火

后院起火

本来按照计划,现在涅心他们应该进行下一步针对辽国萧皇后的计划了,这是王静辉一手策划的,也是根据历史上辽国所发生的“十香词”一案演化而来,只是将时间提前了两三年而已。王静辉知道历史上耶律乙辛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设计冤案来陷害萧皇后,从而进一步达到废除太子的目的——历史上皇后被废,而太子依然能够平安继位的事例基本上见不到,而且耶律洪基的年龄还远未达到再无子嗣的地步,废掉太子之后耶律洪基完全可以再生一个儿子出来当太子,这便是耶律乙辛最大的王牌了。

计划并不复杂,只要马人望多往耶律乙辛府上多跑几趟便可成功,但是在这个当口上却发生了磨古斯叛乱,涅心有鉴于局势的发展,当机立断终止了这个计划,并且修书送往汴都开封王静辉处,说明现在辽国的情况并不适合采用这样的计谋,应当押后执行。

王静辉在接到涅心的信件之后,认为说的有道理,便回信给涅心批准了,只是这么一来涅心在大定府又要待上很长一段时间了。以涅心看来现在就要陷害萧皇后很可能达不到预先设想的目的——这种事情要么不干,要么必须一击致命,像萧皇后这样非常有背景的人只是让她声名受损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必须一次要了萧皇后的性命,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化后族对耶律乙辛甚至是耶律洪基的仇恨。

现在磨古斯突然发动叛乱,西北路招讨使战败被杀,这极大的震动了辽国朝野,辽国人此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将磨古斯的叛乱镇压下去,在这个时候陷害萧皇后,很容易被后族人糊弄过去,而王静辉他们的要求便是在这件事暴光的骑田岭发生了暴动,声势不小,地方上镇压不动只得立刻上表朝廷,希望能够派兵镇压。

王静辉在得到消息后,也是半天哭笑不得,唯一可以欣慰的是宋朝时期发生的叛乱规模一般都不会很大,基本上连一路之地都不会出去,这个时候又不是水泊梁山,哪里会有什么厉害角色出现,只不过是当地官员指挥不利所致。

宜章骑田岭叛乱虽然只是刚刚形成规模,但是骑田岭是郴州和桂阳监的交界处,往西北不过百里便是桂阳监两个非常大的银矿——毛寿银坑和白竹银坑,再往北几十里又是九鼎银坑,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产银矿藏,虽然大宋主要流通货币还是铜钱,但白银的流通量也不可小视,只是受制于大宋白银产量较少,至少王静辉旗下的产业都是非常倡导用白银来作交易,而且与之相关的工商银行、兴国银行等主要银行也都使用白银作为保证金。

王静辉之所以提倡使用白银作为交易货币,除了因为携带上比铜钱要省事之外,更重要的是随着南洋的开发加快,那里也发现了大量的银矿储备。大宋不能够向明清那样将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白银产量跟不上,明清时期由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等西方贸易的加入,中国获得了充足的白银供应,现在大宋只要大力开发南洋,便可以获得足够的白银以支持货币流通体系的正常运行的需要。

与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同,这次是山区中的蛮夷相互串联后以骑田岭为依托四处劫掠,这种情形实在是让所有的大宋高层都感到是不是报应来得太快了些。不过无论如何也要尽快的将这次叛乱镇压下去——银矿的生产不能耽误,银矿本身就有相应的冶炼场所在附近,那里还有大量的存银,若是让叛乱的部族将这些存银劫掠一空,给叛敌获得资金支持不说,那叛乱的规模说不定还会增大。这些土著的本性和那些北方游牧民族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烧杀劫掠成性,时间越长所造成的危害越大,这种损失就算是控制在桂阳监和郴州境内也不是大宋所能够承受的。

“调动特种部队去镇压!”文彦博被围没有攻克之外,周边村镇无一不受到野蛮的劫虏,人员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宜章守将中两个指挥使阵亡,这恐怕是灭口派最重要的泄愤目的;但他一想到这个部落中至少有两千多人,一旦灭口这流血也实在是太大了。

郴州骑田岭部落叛乱的事情也在汴都传开了,大宋人虽然震惊部落反叛会这么快被剿灭,但不管怎么说已经享受百年和平的大宋人对和平安逸的生活已经习惯了,叛乱能够被迅速平息终究还是非常令人庆幸的,却没有想到宋朝统治高层为剩下来的扫尾工作吵得不可开交。

文彦博不表态是不可能的,他作为大宋最高军事机构的领导者,对军事问题不表态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但是他却碍于司马光的交谊不能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和郭逵等军事将领的看法一致,也是主张以极端的方式震慑南方蛮夷,不然南方开发计划中若是还出现大的冲突,到最后还是枢密院的事情,就算有特种部队这张王牌也架不住大大小小的叛乱的发生。再说南方开发计划直接关系到厢军裁汰,大宋若想真的走向富强,这厢军和正规的禁军就必须得到有效的裁汰,文彦博在这个问题上更多的是以一个文臣的角度来考虑的。

文彦博把目光瞄向了王静辉,对于这个死结也只有他能够解得开——驸马是大宋最大的“人口贩子”,只有将这些叛乱的部族补充到王静辉的手中,才不会流这么多的血,还能够让这些叛乱者得到相应的惩罚。

在这么一个背景下文彦博头一次在九味居请王静辉吃饭,两人单对单的讨论了对叛乱部落残余的处理意见。王静辉在听了文彦博的建议后,也是茅塞顿开,能够把这些叛军变成奴隶是再好不过的处理办法了,这等于将这个部落连根拔起还不用付出太多的流血,虽然在奴隶中也会丧命,但只要不是西夏“质子军”和“擒生军”出身的奴隶,基本上都不会受到虐待,保住小命还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不过更重要的是文彦博和王静辉达成了更深层次的交易——文彦博必须更加主动的主张大宋全面的降低赋税的水平,尤其是对农民的赋税,并且还要支持王安石的裁并州县的行动。在王静辉看来南方蛮夷叛乱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大宋统治高层对少数民族的高压统治,上行下效,地方官员也是如此作为,只要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便是一场叛乱,看来还是大宋的少数民族政策有问题,刚硬有余,如此高压统治势必会出现问题。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