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宰辅 第一一四章 水师与迁都

水师与迁都

李从益和冯延鲁走了,惊慌失措地走了,在扬州的见闻让他们心惊胆颤。

对于这样的结果,赵匡胤颇为满意,威慑效果算是起到了。是以宋朝人自家晚宴时,心情很是不错。

“唐国人吓得心惊胆颤,怕是再也也不敢图谋淮南了!”李处耘对此颇为乐观。

石守信摇头道:“还是不能掉与轻心啊,赵少卿刚刚到过江南,他应该对那边的情况比较清楚。”

这是赵铮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这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对洪州地理位状况的描述,位置相当的不错,能够掌控整个江南的同时,也相对安全。

毕竟洪州在南方的腹地,远离宋军前线兵锋。而且不远处还有湖口整个要塞作为门户,强大的南唐水军就驻扎于此,相对来说很安全。是以李璟才会动了整个念头,迁都洪州。

可是当他提出之后,臣子们的反应很激烈,是反对的很激烈,几乎没有人一个人赞成迁都的提议。

毕竟迁都是大事,不可儿戏。国主仓促提出此事,任谁也不容易接受。尤其是因为宋军的一场演习而迁都,这未免也……唐国臣子们的胆子不小,至少不是被吓大的,这样丢面子的行为他们不愿意。

再者,他们的家业都在金陵,都是多年积累起来的,难不成要因此折腾掉,然后改去洪州。习惯了安逸的南唐达官贵人们并不愿意,他们更习惯,也更喜欢生活在富足繁华的金陵城里,享受美好生活,而不是去洪州那种穷乡僻壤。是以当李璟提出迁都计划时,几乎没有人响应。

反对是必然的,除了因为个人利益而反对,也有人提出了恨中肯的担忧。比如洪州城池太小,切破损较多,并不适宜作为都城,怕是容纳不下太多人。毕竟都城迁过去之后,大量的官员、军队和商贾都随之云集。

人一多,粮食消耗也就多了。金陵周围修建有大粮仓,多年储存,十分方便。可洪州什么都没有,虽然有河道可以水运,但是绕行很远,很是折腾,代价就大了。

还有洪州相对偏僻,道路设施都不完善,如果沿江地区有军情,无法及时做出应对。如此种种,都是反对迁都的。哪怕是那些平日里的绝对支持者,也都不吭身,甚至直接反对。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一想懦弱优柔的李璟却一改作风,态度极为坚决。当即以雷霆之势下诏:“迁都洪州,立即执行”!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