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女状元 第十章 金殿策论露峥嵘(下)

金殿策论露峥嵘(下)

这一天的工作分外轻松,除了一二使唤差役以外,几乎没人敢靠近李宛所在的房间。因此申时不到,婉贞便收拾了东西打算径直回家。虽然梁振业说要吃酒,可她一不想连累他人,二不想跟他们到外面去喝酒。她虽然酒量还不错,但总担心酒后误事,她又是乔装改扮的身份,还是少喝为妙。

刚出了户部的衙门,就见梁振业迎面过来,对方先笑道:“你怎么也这般早?差点错过。”

婉贞见躲不过,只好道:“在下现已被打入冷宫,门可罗雀,自然无事一身轻。”梁振业一怔,不禁想象了一下李宛独坐深闺,作宫怨哀愁之状的情景。强烈的违和感使他噗嗤一下笑出来,连声道:“我是想不出来,你倒是唱个‘长门怨’来听听。”婉贞哼了一声,反击道:“梁将军是特地来取笑我这文弱书生的?”

梁振业连忙告饶:“不敢不敢,你若文弱,只怕没人勇武了。我来找你不为别的,齐家疏他们建议换换地方,去些咱们平时没怎么去过的场子,我倒是也挺有兴趣,如何?”

婉贞推辞道:“你们尽情去玩,我就不作陪了。好好回家反省才是真的,若是还去外面花天酒地,被同僚看到不妥。”

见他真要走,梁振业一把拽住袖子不放,道:“你若是怕连累我们,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你若是觉得我等不配和你这状元公同进退,大可甩开袖子走人。”

婉贞一愣,见梁振业是当真的,自己也不好把事情作绝。其实她心里也是愿意跟这些同科多多结交,只是当下的情形不得不有所顾虑。她一时没了话,低头一看,只好道:“梁兄你有话慢慢说,先放开我这袖子成么,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梁振业被她一说,倒也稍微不好意思了一下,却又笑问:“那李兄今晚打算如何?”

婉贞无奈道:“我随你去便是了。”

梁振业这才放手,笑道:“这才是。不过你刚才有一句话说对了,今晚要去的地方,确实可以算上是花天酒地了。”

“怎么讲?”

“芸香楼的大名你听过没有?”

“自然听过,京师的青楼楚馆了。

***

第二天,户部官员集体上书,从四品掌事李宛逾职进谏,有不敬之行,要求停职严惩。

三日后皇帝下诏,李宛暂停户部职务,调职翰林院,李宛由此算是赋闲。可是,此后一月陛下常以侍读为名,召李宛进宫侍驾。据说常陛下得闲时也常让李宛伴驾左右。李宛这般倒像是因祸得福,反比之前更得陛下的宠信。群臣不满,闲言碎语又出。

聚会后的第三天,孟昌等十几名新科进士,正式外放出京。孟昌于半个月后到了幽州。

一个月后的一天,京里突然接到幽州的快马急报,说是几日前幽州的一个外县遭到突厥人的袭击,喜幸守军有准备,已然击退。但守军也有伤亡。奏报上说,这批突厥人可能只是试探性进攻,恐突厥日后大举报复。幽州请求朝廷给予粮饷和人员的补充,并且作大战准备。

这份急件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紧绷多日的战弦终于拉响,不少人心里开始惶惶不安。国库空虚、军队的配置也不齐、南方连年闹灾,如何筹到粮饷也是问题。当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值的大臣们可算知道束手无策的苦处了。没有任何人怀疑幽州的请求,因为谁也不敢那这等军国大事开玩笑。各种奏折如雪花般送至成宗皇帝的御书房中,有不少务实的老臣已经改口,请陛下酌情考虑运用新人新法。

还有朝中多位老将,已然到了告老的年龄,可以派出的名将、干将寥寥无几。军中不少兵士也都老迈。若到关键时候,也必须依仗那些新科的年轻人了。兵部等人已经着手打算提拔新人。

早朝时照旧吵闹个不停,如何用新人新法成了最大的争论点。

“其他案子可再斟酌商议,但两税法动摇国家根基,违反祖制,万万不可。”有人进言。

“爱卿倒是说说究竟两税法会怎样动摇根基,违反祖制?诸位爱卿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替国库筹到钱、能为边疆将士筹到粮草吗?”皇帝问道。

“这个,两税法上下不分、尊卑不辨是大逆不道啊。这个……”

皇帝摆摆手道:“卿等不必多言了。朕明白,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连朕都愿意缩减宫中用度,自减一半花销来充实国库,太后她老人家也坚持后宫缩减用度,还要求国丈捐出部分家产给国库,难道朕和母后也上下不分、尊卑不辨吗?众卿实在是太让朕失望了。”

明显地看到龙颜大怒,又听了这番话,众人只好不再出声,更加愤恨这些天总陪在皇帝身边的李宛了。必然是此人蛊惑圣听,谗言不断,媚惑主上。

两税法的实行已不可避免,但阻力依然存在。皇帝逐下令:幽州地区并云州、祁州共三州十二郡四十八县,因为备战立刻行使两税法、新募兵法,杜绝任何渎职之行,执行有力的地区将受到奖励。同时,各大豪族世家也应积极支持配合新法,若有立功,将视于军功同等,累代世袭。

此旨一出,北方的世族欣然鼓舞。他们素来瞧不起京城世家的争权斗利,累代功勋,这才是不会褪色的荣耀。

没有更好的办法,既然新法的实行范围在边疆地区,京内豪族受到牵连小,又只有三州实行,而且是备战需要。群臣终于没有再反对。

为了贯彻法令,江海桐等人立刻以监察使身份前往三州督办新法。为了备战,韩青、马天赐也前去幽州,督促征兵、备战等事。

一个月后,幽州再次来报,已经查明,前次攻击外县的不过是突厥的部分逃兵。现已全部歼灭。然而,突厥最近也一直在征兵却是事实。突厥王的一个弟弟因为争王位不成,已经率领己部数万之众向幽州交界处袭来。同时,奏折内报,新法在三州颇受拥护,世族大家为得累世功勋,争相捐产。部分富商也因担心战乱会影响自己的家业,将不少资产无偿捐出,希望能够击退突厥,保家卫国。不少年轻人参军,军备也有所改善。臣民一心,实天朝之福、陛下厚恩云云。

这样一来,突厥入侵已经被证实,虽说之前有误报嫌疑,但已经没人会较真了。而且,这些事情在初战交锋中也是合理的。朝廷内外都在为作战准备着,忙成一团。

就这样,看似偶然的契机,新法的齿轮开始转动,新人们纷纷登场大展抱负。虽然还在赋闲的婉贞却丝毫不介意地笑道:“我说过的,只要作点小动作就好了。谁说机会要等?机会么,有的时候要自己去造。”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