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 第18章 信王义军的兵制与东京的风云变化

信王义军的兵制与东京的风云变化

这一投降,就有连锁反应,“呼啦啦……”已经被几万牲口吓破胆,而没有任何士气的所有番兵,立刻把武器一扔,把脑袋一抱,都跪在地上了。

整场战争,义军除了开始的时候损失了千余人外,几乎没有任何的损失了。不仅如此,还获得了两万余人的汉人青壮年。

跟随金兵的三万汉人青壮年,都是金兵的奴隶。他们国破家亡,生命随时被金兵威胁,一看义军来了,立刻纷纷投奔或逃跑。其中,大多人都投降了义军,让义军军队的后备力量增加了很多。

说完了此次战斗,赵榛笑着对大家点了点头,便把自己打算在太行山周围攻城掠地打地盘的事说了一下。

由于对于信王赵榛的不信任,还有得到高宗赵构让他南下的旨意。王彦率领八字军精锐南下投奔宗泽去了。也许是对信王还有一点希冀,王彦还算没有把事情做绝。他临走前,让愿意留下来的义军首领傅选和焦文通带着十万民众来投奔赵榛。

既然没有了八字军这股有生力量,信王义军现在的情况就十分不利。现在信王义军只打下了乐平,想要有所发展,必须攻打地盘,还要应付金兵的围剿。

“我们要攻城掠地,以大山为后方依托,与金兵战斗。此次打败一万金兵精锐,金国肯定不肯罢休,现在他们重兵还在汴梁附近,与宗泽老帅率领的大军僵持。等以后,金兵肯定会派重兵围剿我们。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在大山深处建立秘密营寨,开荒种粮。在山下攻打城池,建立我们的地盘。”赵榛说罢,众人都纷纷赞成他的话。其实现在大伙都已经对赵榛有一种盲从的感觉了,只要他说的,都是对的。

大方略既定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军队的制度了。义军的军队制度十分的混乱,都是头领、大将、大帅等等称呼。有的叫帅的手下只有几百人,有的叫头领的手下几千人,实在让人都不知道那部兵马都有多少人,让指挥者都很头疼。

赵榛想了想,便说道:“我们大宋实行的兵制也很混乱,我们义军为了简单,那么就设立简单一点的军队编制。我们将编制改为军、营、队、什、伍五级编制,军队设置人数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来编制,这样就不会出现将不知兵,兵不识将以及指挥者不知道兵数多寡的弊端。”

北宋原禁军的编制分军、营、都三级编制,一般每营五百人,最多可达一千人。军辖五营,所以一军的人数一般在两千五百到五千之间。

而赵榛的想法,是从原禁军的编制中改善出来的。一伍为五人,一什为十人,一小队为五十人,中队为一百人,大队五百人。至于一营的编制则是两个大队共计一千人。一军指挥五个营,即为五千人。

除此之外,赵榛还要打乱编制,重新整编部队。用此办法收编俘虏,也打乱了金军原有的编制,可以有效防止士兵逃亡事件的发生。

商量好军队的编制后,赵榛对马政和赵邦杰二人说道:“马政爱卿、赵邦杰爱卿,你二人是左右副帅,你是左帅,而且你们两个都还统领一部军队。我不在的时候,你俩说了算。”

马政在大宋西北军里,也是戎马一生了,在所有义军里,他最有统兵作战的能力。而赵邦杰也是一名武官,而且是五马山义军最初始的首领,威望最高。他们俩人一个擅长战斗,另一个可以稳定军心,可以互补相互合作。

占领乐平下了一份回銮诏。

这次高宗的回应,可是让宗泽老帅以及一帮爱国将领们高兴了起来。这次有诏“回銮”,是一件引起东京广大军民重视的大事,赵构的诏书已经公布,既然言之凿凿,那么就君无戏言。众多将士百姓们都期盼着,皇帝到时候肯定会来的。

很快,一队衣衫褴褛自称是五马山义军的人被宋军送到了扬州,黄潜善亲自接见了这批逃亡的“五马山义军”。一问详情,从这群“五马山义军”的口里,他得知得到高宗密使送的情报地金兵,已经攻陷五马山。五马山义军全军覆没,信王赵榛被金兵再次俘虏。

紧接着一天后,金国方面有特使前来,给高宗赵构送来一封密信。告诉高宗五马山的赵榛以及被他们俘虏,并且趾高气昂的要高宗赵构无条件投降。

对于金国的趾高气昂,赵构毫不在乎,投降等于完蛋,他是不会投降的。但是他也不愿意反抗金兵,他害怕金兵,更愿意守着半壁江山当金国的儿皇帝。

最让赵构欣喜的是,赵榛被金国再次俘虏,他就没有威胁的潜在对象了。所以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冒着危险去东京汴梁了,那里就交给宗泽处理吧,自己在大后方保护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高宗建炎二年的夏天,卧病在床的宗泽却心寒如冰。高宗赵构言而无信,说来不来,欺骗了东京广大军民,欺骗了两河百万民兵。所有人都人心惶惶,大家有的感到失望,有的感到寒心,有的感到悲哀,有的感到气愤。在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的宗泽,已经对赵构失望透顶了。

就在宗泽的病床上,岳飞、王贵等一批将领焦急的看着这个大宋的擎天玉柱。一旦宗泽这个擎天玉柱倒了,大宋的抗金大业恐怕也将更加的困难了。

此时,一名虎目英武的年轻将领,正在满眼通红的看着宗泽老帅。这名年轻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岳飞。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