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扶摇直上 第278章 装疯

装疯

皇甫远看着这个身边的人,总觉的怪怪的,“大将军将二十万大军带回京城,峡谷关的守卫恐怕就很薄弱了吧。”

此时廖迂接道:“将军放心,大将军已经令原先驻扎北方防线的五万军队调往峡谷关,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的。”

林夕笑着道:“皇甫将军、郭将军,真是不好意思,没有通知你们就把你们的军队给调走了,回到京城一定请你们好好喝一杯,作为赔罪。”

“大将军说笑了,峡谷关攻下后,北方原先驻扎的守军已经没有必要再呆在那里了,把他们调往峡谷关去守关自然是再好不过,还是大将军心细啊。”事到如今,皇甫远也只好顺着话说。

京城,皇宫。

“什么,八王疯了?”明宗皇帝惊讶之极,已不能用语言所形容。

文祥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道:“皇上,这事情倒是真的,我还亲自去见他,他真的疯了,自从听说林夕率军进京,控制两路大军的消息以后,他就疯了。还一口称自己为皇上,而且还每天都尿床,太医们去瞧过了,是真疯了,说是刺激过大,导致神经错乱,疯了。”

明宗皇帝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地步,本来想狠狠严惩他的,可现在却不忍心下手,毕竟兄弟一场,一个父亲生的,当下摆摆手道:“算了,你去替朕好好看看他,让他好好养病。还有老九、老十他们,只要他们从现在安分一点,过去的事情就不再追究了,至于其他大臣们,也是这个意思。”

文祥颇有些意外,但还是没有说什么,退了出去。

明宗皇帝冷冷地笑了起来,“老八真有你的,居然装疯。不过你承认失败就好,朕不会难为你的,你毕竟是朕的兄弟,朕还不想落一个杀兄弟的骂名。

但是如果哪一天你还要再折腾的话,也就怪不得朕不顾手足之情了,老九、老十也是一样。至于朝中各大臣,朕现在还不能拿你们怎么样,毕竟朕才刚登基,还需要你们这些人,但是迟早有一天……”

数日之后,林夕率领大军赶到京城,并将军队驻扎在城外。其带着皇甫远、郭奇和众将军等人走进京城的城门。

皇宫外,明宗皇帝带领众大臣集合在玄武门外,等待林夕他们的到来。果然没有过多久,一队人马赶到。明宗皇帝个各位大臣迎接上去。

林夕等人忙下马跪迎。林夕突然哭道:“皇上,臣来迟了,害皇上担心了。先皇的灵柩还好吗?”

明宗皇帝此时也动情了,擦着眼泪,道:“大将军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先皇等着你呢?”说着就要扶林夕起来。

可林夕没有起身,依然跪着道:“皇上,您登基大典臣没有赶来,臣有罪。臣还没有向皇上行大礼呢。”说完站起来,然后又跪下叩三个响头,如此三次。此乃三跪九叩头大礼。他这么一做,身后的人也跟着行礼。

林夕大声道:“我等将领拜见我大汉明宗皇帝,誓死效忠,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他将领也跟着跪下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廷官员也跪下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亲王贵族们也跪下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这一刻,明宗皇帝总算感觉到自己真的是皇帝,那些之前嚣张跋扈、阳奉阴违的官员们现在在自己的脚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而这一切居然是拜着脚前跪着的人所赐,也体会到了父皇为什么会那么喜欢用他,他太会体察圣意,总是在最适当的时候,让皇帝体现出皇者之威严。

“各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众人才一一起来。

明宗皇帝笑着拉着林夕的手,一起大步向宫内走去。

议政殿上。

明宗皇帝坐着龙椅子上,看着一个个低眉顺眼的众臣,心气十足,呵呵笑道:“好啊,朕的大将军一回来,整个皇宫都变了样啊。朕心甚慰,朕心甚安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臣们再一次行礼,再一次起身。

明宗皇帝看着林夕身后的众位将军,他们一身的铠甲,此时已经到六月,天气炎热,笑道:“将军们,天气这么热,你们还穿着这么厚重的铠甲,岂不闷热。先解甲吧。”

话音落后,不见任何人有动静。

吕贤眉头皱了起来,出列道:“各位将军,皇上都说话了,你们先解衣吧。”

也没有任何动静。

此时明宗皇帝脸色虽然还带笑容,却隐约的有些勉强。

林夕看着这情形,不得不出列,察言观色那是他的强项,只见他从怀中将大将军印拿了出来,双手捧过头,跪下道:“皇上您拿着这个大印,他们自然就会听话了。‘天’字军团的军规很严,他们只听从将令,只要穿着战甲他们也只听将军的命令。”

当场所有的人都呆住了,但没有一个感觉愤怒之色,因为林夕居然把大将军印交出来,那就是主动交出兵权,可是一旦交出兵权那他就什么都不是。

明宗皇帝也意外了,他使了个眼色给文祥,文祥意会,接过林夕手上的大将军印,转交给他。

明宗皇帝拿着大印,突然道:“众将听令!”

没有一个人迟疑,全部出列,拱手施礼,异口同声道:“末将在!”

“朕命你们解甲!”

“遵令!”

各位将军很快就把身上的铠甲脱了,等候下面的命令。

明宗皇帝看着手上的大将军印,笑了笑,放到一边,并没有交还给林夕,他笑道:“冷侯爷战功赫赫,朝廷必有赏赐。朕策封你为一等忠贤公,领亲王俸禄。其他将军各有封赏。”

“臣谢主隆恩。”

明宗皇帝笑着,左手不住的抚摸着大将军印,“各位爱卿,可有本奏来?”

“皇上,臣有本要奏。”林夕突然起身道。

各位大臣都感到诧异,从刚才到现在,林夕的神色都没有变过,仿佛那个大将军印对他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一样。

明宗皇帝也奇怪这一点,“你说吧?”

林夕看了看旁边,道:“皇上,臣要奏的是秘本。请皇上能移驾,此事关系重大。”

“哦,”明宗皇帝看了看众位大臣,道:“义亲王、吕贤、刘本,尔等摆驾御书房。各位大臣们今天就到这,晚上皇宫赐宴,为前方将士们接风洗尘。”

“臣等遵旨。”

御书房内。

林夕将扶持一个亲汉的北魏计划一一道来,然后拿着一道秘本,说道:“皇上,这是北魏镇南王拓拔余与臣签定的协议奏本。由于事情重大,所知道的人并不多,请皇上定夺。”

明宗皇帝拿着奏本,看了看,不住地点头,忽然笑了起来,道:“林大人,如果朕罢了你的大将军之职,让义亲王代替你,你会怎么办?”

林夕却笑了起来,跪下道:“臣本来就不是当大将军的料,义亲王文武双全,且又在西北呆过两年,对‘天’字军的事情也都清楚,皇上任命义亲王为大将军,臣举双手赞成。皇上能知人善用,实在我大汉之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宗皇帝奇了怪了,为什么所有的逻辑到了林夕这里都行不通,笑道:“大将军,你这么劳远来京护驾,就没有想图点什么吗?”话问的相当直接。

林夕抬起头来,笑了笑道:“皇上,臣本来就不应该当官,臣不是正途出身,对那些圣人之严压根也不懂,也不期望能留名青史。要不是先皇的器重、抬举,臣或许现在还在静安城当我的小县令。

臣现在有的都是先皇赐的,皇上要收回,臣也只当是圣眷,哪怕臣就是没有任何官衔和爵位,臣这辈子也没有遗憾了,毕竟臣在先皇的时候,该做的都已经做了,该报答先皇的也都报答了。臣没有遗憾了。”说完再一次叩头,将大将军的官帽摆在地上,并且从怀里拿出一道奏折,上面赫然歪歪扭扭地写着:辞官。

这一举动,震惊了在场的所有的人,明宗皇帝万万没有料到,林夕身上居然会留有“辞官”折子,按常理一个希望立有保驾大功的人,其所期望的无非就是升官加爵,可林夕却把辞官折子带在身上,看样子他压根就没有奢望能升什么官,加什么爵位。

林夕笑着站了起来,将辞官折子放到书案上,道:“愿吾皇能大展宏图之志,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先皇重托。臣告退。”说完就要退下出去。

“站住!”明宗皇帝恍然从惊讶中惊醒,“你当真辞官?”

林夕回道:“臣并无才能,且朝中胜臣之人实在太多。如果要说臣和他们比有什么强的地方,那就是臣的忠心。臣只知道臣的眼里只有皇上,皇上交代的事情,臣会不择手段的去完成,为主分忧。无论是先皇还是皇上,臣都是一样的,哪怕将来就是留下骂名,只要对得起良心和百姓祸服,臣也无怨。”说完走了出去,将门带上。

吕贤急忙出列道:“皇上,不能让林夕辞官啊,他有功与社稷,有功于我大汉啊!”

文祥也急道:“皇上,林夕虽然不是正途出身,可毕竟是先皇所托之重臣啊。为了完成先皇遗命,他率军攻打北魏,攻取城池之多朝中无人能及。有如此大功之人,放其离去,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刘本也急忙道:“皇上,如果林夕心中不是效忠朝廷,只顾自己的名声或者是权利,他大可以在北方逍遥自在的当他的大将军,也不会回到京城来,为皇上稳定局面。他是有功之人啊,皇上明见。”

明宗皇帝看着三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你们都起来吧,林夕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们还清楚。在他心里,要效忠的不是朕,而是先皇。感激的也不是朕,还是先皇。这次如果不是朕用先皇的名义,他也不会来帮朕。朕心里非常的清楚。”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