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扶摇直上 第22章 双簧

双簧

林飞道:“我也看出来了,他们配合的太熟练了。”

林韵诗笑道:“这肯定是林夕安排的,他可真够大胆的,如果被皇甫远和童维察觉了,那……”

杨雪儿道:“我们还是再看看吧。”

此时,两个双簧已经在争论了,胡明道:“据我听其他衙役所知,薛公子诬陷柳掌柜时给知府一千两银子,根本不是你说的那个数……”

宋三抢道:“你说的不对,据我所得知薛公子给知府两千两的银子,并且还让知府给他办了证明说明是他花银子买的……”

胡明道:“你说的不对,我亲耳听见说的是一千两不是两千两……”

宋三急道:“我亲眼见到是两千两,不是一千两,肯定是你听错了……”

林夕一听,怕二人再说下去就要穿帮了,准备拍惊堂木阻止他们,可就在这时,薛良站起来喊道:“大人他们是在冤枉我啊,我没有送给前知府一千两或是两千两,而是整整三千……”

话还没有说完,整个大堂一片寂静。而他自己身子一松跪爬在了地上。

林夕心里总算嘘了一口气,用那“满怀歉意”的目光看着皇甫远,皇甫远也没有料到最后竟然是自己的侄子不打自招,暗叹晦气,心里更是把童维的八辈子祖宗骂了几遍。

他以为这一切都是童维设计好的;童维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有这么大的转机,一时楞住了;而堂下则是一片哗然。

林夕拍了一下惊堂木道:“现在事实已经水落石出了,薛良买通官府,已经亲口招认。根据大汉律法,凡私通官府而害人者一律杖责三十,充军十年,收缴一切财产,而害人性命者斩立决。来人呀,让他画押。”

画押过后,林夕接道:“但是由于柳掌柜是死在家中,不能说明就是薛良害人性命,而且他也确是用‘据他所说的三千两’买的饭馆,所以也只能算是勾结官府诬陷罪,就判他个杖责二十,充军十年,收缴一切财产,不知道童大人您意下如何呀?”

最后一句话,林夕对着童维道。

童维不知道这是林夕在暗示皇甫远,说这个案子其实是他说的算。

童维的想法却有他自己的一番打算,他既想给这里的百姓有个好印象,又想逼皇甫远动手,这时林夕恰好又再询问他的意见,一切都是那么随他的愿,这正好可以害林夕和皇甫远翻脸了。

当下便道:“林大人,你这样判好象有点轻了,这柳掌柜毕竟因他而死的,怎么着也该判个斩监侯啊。”

薛良一听忙喊道:“舅舅,救命啊,你说过的……”

话还没有说完,皇甫远怕他说出不该说的,就阻止道:“良儿你放心,在这公堂之上,是林大人说的算,他童维只是奉旨巡查这里的灾情,没有权力插手地方上的事。而且事实是那人是自己气死的,不能把这帐算上去。”

意思就是在告诉林夕你尽管按你的意思去判,不要管别人。

林夕想了想道:“两位大人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依下官看,事实就是事实。不过原因也是由此引起的,所以本官判杖责三十,充军二十年,收缴一切财产,不知道两位大人意下如何?”

童维看到这情况也只能如此,所以点头道:“本官遵从大人的裁决。”

皇甫远一看保住了薛良的命,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当下便道:“我也没有什么意见。”心里是把童维的祖宗拖出来再骂了一便,而对林夕的“帮忙”则是有点感激,当然仇恨远大于感激。

林夕又问道:“柳姑娘,你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柳小柔道:“民女谢大人,民女对大人的判决没有意见。”

林夕看看都没有意见道:“好,就这样吧,来人将薛良拖出去打,然后充军西北的镇宁塔去。”薛良喊着叫着被拖了出去。

林夕正准备要宣布退堂时,皇甫远道:“大人,请问你怎么处置这两个说假供的人。”既然招的是三千,他们说的是一千或两前,自然是假口供。

林夕犯难了,当时他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这时童维又再帮忙了,“他们二人,虽然是假口供,但索性没有冤枉到好人,而且歪打正着,我看就功过想抵吧。”

林夕连皇甫远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忙道:“就照钦差大人说的做吧,你们二人无罪,但下不为例。退堂……”

皇甫远气急甩手就走了。童维道:“本官今天就上本,将这两天发生的事告诉皇上,林大人你还有没有补充的吗?”

林夕拱拱手道:“下官没有什么好补充的,下官就谢谢大人了。”

童维道:“好说好说,告辞。”林夕将童维送走后,此时百姓都已经散去,而这时在福聚楼闹事的两个公子哥走了过来。

林夕看到杨、林二女笑道:“怎么样,相信本官没有让你们失望吧。”

杨雪儿正色道:“大人审案,让在下万分佩服,昨天的事请大人原谅。”

林韵诗也道:“如果朝廷能够多有想大人一样不畏权势的好官,那是国家之福,百姓之福啊。”

林夕笑道:“你们就不要为我戴高帽了,也许是嘴上是一套,心里又是有一个算盘。不过,我还是喜欢接受你们的道歉,这感觉,舒服啊。”

这时林涛跑来道:“大人,我看这姑娘一个人回去不安全,如果有人报复,那就可糟了,依我的意思,是不是将她留两天,看看情况再说。”

林夕也舍不的,但他可不知道林涛心里的小九九,毫不犹豫道:“好,就按你说的去办把,我看还是你亲自去办吧会好一点,下面的人有的不会办事,别委屈了她。”林涛那是巴不得,当下乐的是屁颠屁颠的去办差了。

杨雪儿自从许多男子追求她后,男人那讨厌的眼神算是看多了,当林涛说要留下那姑娘时,林夕的反应让她很不舒服,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点不舒服。当下冷冷的道:“大人真是‘爱民如子’啊!”

林夕可没有听出这话里的意思,还谦虚道:“哪里哪里,这都是本官应该做的。”

林韵诗可没有杨雪儿那样敏感,虽然她感觉到杨雪儿有点不对劲,但也没有这么往下想,看到林夕的谦虚样,心中更是把她以前认识的纨绔子弟和林夕做比较,林夕这时在她心中的地位更是高高在上了,不但对他欣赏还有一点钦佩。

林韵诗微笑道:“林大人,现在甘洲的百姓可都记住你的好了,但我想大人为何不再在民心上做点工夫呢,大人既然可以把赈灾的粮食追了回来,为什么不在明天亲自当场为百姓放粮发粥呢?”

林夕听完笑道:“公子此言有理,但凡事不能做的太过,有的好官为什么当不长,不是他们没有能力,也不是他们不尽心,相反他们都是把事情做的太过。弓拉满了会断,事要做过了,可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好,本官还有要事要做,就不留两位公子了,那我就先告退了。”

说完就再也没有理会二女,径自走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