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谷之战02
蛮军回来了!
叶楚青见到了李源一与郑兴东等人,便往他们靠去,却听到几人正在焦急地议论应对之策。
“郑校尉,蛮军势大,我们拼死一搏,顶多能抵挡上个把时辰,还请你带上五十个弟兄,尽快将一应物资全都搬上舢板,并且让舢板全部下水再说,用粗声固定好,等我们撤下城墙后便即刻出发!”李源一神情忧虑地看向城下密密麻麻的一片蛮军,估摸出数量诚如曹休所言,大约在四五千上下,心中已经知道断然不可能死守住浒谷城池,便决心按原计划以撤退为法,但李源一自打冷江一战到现在,不仅屡番见识了蛮族军队的夜袭、破袭、伏击、集团化作战等各种战法,蛮军在战法运用中因地制宜、考虑得当、布置有效、战果突出,并不比威名赫赫、训练有素的中楚军队差到哪去。
而眼下,蛮军在正面强攻城池的时候,甚至已经知道设置前、中、后三军,兵力依次递增。前军负责用最少的兵力与最为快速的行动吸引守军的火力;中军则是完成真正意义上第一波攻击的部队;而后军,则是在中军的攻击受挫还是后撤时,紧急填补上去的真正杀招,为的就是不给守军任何喘息的机会,一蹴而就。
这种批次化的攻城战法,是司马玉秀在中楚步军的小队化作战基础上推演而来,能够在攻城战中有限的接敌面上布置最大化的兵力。
蛮军的这番布置,几乎与楚军如出一辙,若说没有专人来**训练过他们,李源一是万万不相信的。
李源一心中虽然惊惧,但是身为主将,脸上一定要保持十足的镇定,左右看去,见士卒们虽也面露慌张,但在谢意、燕除非与叶楚青等人以及众多什长以上基层军官的助力下,好歹还是能站住这条薄弱的防线。
“弓箭预备!”见蛮人的盾牌手蠢蠢欲动,李源一高声大喊,城头之上的约莫四百楚军,无论士兵还是校官,全都张弓拉弦、指捻箭尾,以四十五度的角度瞄向当空,只等蛮军往前迈动步子,便要往城下抛去一阵阵的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