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争 第二百单四章 出发(四) 实在多余

出发(四) 实在多余

大明东江镇总兵方挂的很高,迎风飘扬,至少这次接受崇祯的调令入关攻打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表面功夫还是做得实足的,至少刘复自以为目前为止这已经是他看过的最为衣甲齐全的官兵,战斗力就不用说了,若不然自家的东主也不会狼狈的逃回了登州了。

“曹县人刘复,见过方将军。”刘复行礼道,本来按理说一介书生面见总兵这等上官,都要自称谦称,但无奈刘泽清和对方显然是敌非友,故意套近乎那就不在理了,他刘复虽然是被迫给刘泽清卖命,不过这好歹也有为自己打算一二,行为举止倒也得当。

“我家总兵这次乃是有事相商,今晨听闻有贼寇聚拢千余人袭击将军大人的扎营,刘大人心中万分愧疚,实乃他治下不严、安抚地方不善之顾,特来向方将军请罪。”刘复低眉顺眼,态度倒是好的吓人,但刘泽清临行前让他代为求情,可没让他这么服软,若是被刘泽清知道了,怕是刘复的小命也不保了。

刘复这话也反而彻底将刘泽清作业所为都推脱到了不知从哪来得贼寇身上,但也不是推卸个一干二净,要不然也不会派人到这来了,更不会说出之后的那句请罪,终究还是服软,还是无底线的服软,也就是说,只要不夺了他刘泽清的姓名和登莱总兵的名头,其他的什么条件都可以。

“哼。”还没等方成说话,一边站着的赵孟就站出列来道:“方大哥,还莫待什么废话,自行杀进去就是,岂能听着书生胡诌!”

赵孟唱着红脸,出言恐吓,自然是本来就商量好的,终归不能真的就攻进了登州城,到时候别的不说,就是大明把沿海一封,他耽罗府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刘复眼看方成有话要说,不禁心里着急,这若是这方总兵大人真的听了此言发兵登州,刘泽清可守不住,五千精锐士卒都说败都败了,剩下的五千兵丁又都是老弱残兵,根本不堪一击,就是倚靠着登州坚城怕也无太大作用,更别提数年之间登州曾被几次攻破,早已不复当日之坚城一座。

“方将军,万莫如此啊,我家大人至少还是朝廷任命的登莱总兵,为总兵大人计,为诸位将军计,如若那般做,岂不是因小失大?”刘复急忙出声道,实乃是把柄在对方手上,谁让刘泽清大半夜的自以为是,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现在只能哀声求饶了,其他又有何办法?

“话是这么说。”有红脸自然就有白脸,方成略微沉吟了一番,实际上刘复说的话并不无道理,要不然一个刘泽清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别说赵孟,方成是托词,人家压根不想来,自然就没再打这个算盘。

而到了九年初,大明上下的形势已不如去年那般糜烂不堪,甚至跟前几年比起来形势都大为好转,也就更没人提起调动那支曾在关外杀过建奴的东江镇兵马,但这调令也没收回去,大明只当你不愿来,又不比普通的大明总兵可以管,一纸诏书就能罢了官职,而且,人家是有正当理由的,不来又有什么办法?所以这就给放到了一边。

这才造成了这等糊涂事,那就是方成来了,而且来的还很突然,虽然看上去跟突然这两字一点都扯不上关系,毕竟朝廷是在去年年底调的兵,你今年三月才来?要真有什么大战,岂不是战机早延误个精光?人也早死个精光!

不过这毕竟是奉旨来的,虽然奉的是去年的旨,但这一样是奉旨啊,总不能立马就给遣返回去,所以管着大明半壁江山的南京兵部没办法了,他只得赶紧的给京城请示,这支客军怎么办?毕竟,现如今这兵事已经不像去年那般糜烂不堪了。

至少从去年八月里,卢象升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起半年有余,已经略有起色,先是十一月击败反贼中的整齐王,之后整齐王与闯王等贼众拥兵三十余万围攻洛阳,卢象升以副将李重镇,雷时声又败此贼寇,皆是大破之,到了九年初更是屡次败农民军闯王、闯塌王、八大王、摇天动各部,使得反贼势力大减,彻底退出了江淮地界滁州、庐州等地,朱仙镇大败诸家起义军,逐北五十里,朱龙桥至关山,积尸填沟委堑,滁水为之不流,可堪一斑。

到了三月,卢象升更是接连将各家起义军赶回了陕西老家,朝廷原先去年担心的南京陪都不保自然不可能,反而是形势比起去年好的太多,所以等南京兵部将东江镇总兵方成已领兵来援的消息一说,包括崇祯在内的所有人都纠结了。

概是因为现在根本用不了这支客军,一样也和南京兵部的考虑,总不能就此遣返了吧?好歹人家是兴师动众的来的,而且听闻南京兵部送过来的消息,这个大明从来不管不顾的东江镇的总兵方成可是真的出了万余兵马的,这在大明,实属难得,毕竟这世道,听调不听宣的大将不是一般的多,特别是调他省客兵,更是难上加难!

朝廷纠结了,一时间想不出别的法子怎么办?那就先放着呗,反正朝廷事情多,怎么看都是你一个小小的东江镇总兵,比起总督山西,兼东南五省军务的卢象升来说,怎么都不值一提,而且,如今眼看贼寇被扫清也在旦夕之间,自然是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满朝廷大多数都这么想,所以这事就先拖着,等卢象升剿灭了反贼再说,自有人提议将这只东江镇来的兵马调给卢象升管辖,区别于一开始的洪承畴,虽然后来这决定也延误了下来,概是因为温体仁反对,温体仁不喜欢有人反驳的主意,因为一开始他是要让这个什么东江镇总兵单独算一路的,也就一万人,到时候死的也快,没办法的事,谁谁让你上下都打点了,就是不打点他温体仁,而且,还偏偏曾经得罪过他,好歹一朝首辅,不整你整谁?

于是这事就在南京兵部接连催促,而京城的文武百官包括崇祯在内则互相扯皮,直到刘泽清觉得总有一万强兵在自己眼皮底下不是个事,只觉得心里头不安稳,这才赶紧让人带着银子入京打点,第一个就给温体仁送了两万两,剩下的满朝百官有权有势的一个不缺,这才让大明下达了姗姗来迟的调令,也算机缘巧合。

暂驻庐州府,防范流寇反贼,清扫反贼余众。

虽然十几家反贼都被卢象升给击败了,一路都按着原路打了回去,可因为沿途农民军都是溃败,这也造成了一个后果就是沿途虽然明军已经打回去了,但还有大量被打散的贼寇呼啸山林,侵扰地方安宁,所以这才有了这份的调令,暂驻庐州府的意思自然就是在庐州府为主剿灭附近的反贼残兵,又将这支突然而来的援军的指挥权给了南京兵部,毕竟南边离京城太远,毕竟是不方便,而且,这支又是客军,客军这东西,自大明开国起就是个会折腾人的,所以朝廷为了省去麻烦,干脆就拨给了南京兵部,等着用得上时候再说,用不上了,过阵子再遣返回去就是。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