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的惨败
英法舰队在进攻虚弱的土耳其时,竟然损失了四五艘战舰,伤亡一千多名海军,这消息传到了英国战争委员会,英国内阁哗然。英国陆军大元帅基钦纳本来就怀疑丘吉尔的海军能单独拿下君士坦丁堡,这时便嘲笑他说:“丘吉尔,到现在你还坚持不要陆军的帮助?现在我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我们应该派陆军攻下君士坦丁堡。”
丘吉尔这时也接到了英法舰队代理司令德罗贝克的电报,要求英国陆军支援。但狂傲的丘吉尔并不认输,他咬着一把楠木烟斗,坚持海军重返战场,马上回去攻击君士坦丁堡,他估计土耳其军队的炮弹和水雷不足了。实际上,也是如此,在整个达达尼尔海峡战区,土耳其人只剩不到30枚穿甲弹,水雷也用尽了,土耳其首相恩维尔甚至已经做好了搬家的准备。
但是,面对这次惨败,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和陆军元帅基钦纳已经不再信任丘吉尔的判断了。英国陆军元帅基钦纳对首相阿斯奎斯说:“我想,我们不能再支持一个连前方舰队司令都觉得难以执行的莽撞进攻计划,否则我们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丘吉尔,如果你坚持要海军作战的话,我建议海陆同时进攻。看你们谁能先拿下君士坦丁堡。如果再失败,我们自由党就会被反对派的唾骂淹死,我们这一届内阁就要下台了!”首相阿斯奎斯说。
于是,参会的五位英国战争委员会委员商定,改变原来的大海战计划,派陆军部队在加利波利半岛登陆,将海军降到了次要地位。在布尔战争期间曾任基钦纳勋爵参谋长的伊恩·汉密尔顿将军,被挑选来指挥英国陆军,重点从陆地上攻进土耳其。
丘吉尔很生气,他认为从陆地上攻击君士坦丁堡这座中世纪的建城是一个愚蠢的决定,但英国战争委员会以四票对一票的举手表决,通过了这个决议,丘吉尔一个人投反对票也用。
英国战争委员会没有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汉密尔顿只接到了粗略的指示,在土耳其西南部的加利波利半岛登陆。加利波利半岛有六十英里长,四到十三英里宽,几乎全部是荒芜的多山狭长地带,1909年只有一条泥土公路纵贯全岛,俯视海滨的山脊和陡坡提供了优良的防御阵地。在哪里登陆,汉密尔顿将军也不知道怎么办,他对此地一点也不了解,他找了一本土耳其陆军的训练手册、一张不完善的作战区域地图,还有在最后一分钟冲进当地书店买来的君士坦丁堡旅游指南,就匆忙离开了伦敦,到前线赴任。
汉密尔顿率领的军队,一共约有八万士兵,主要是从殖民地调来的澳大利亚军队和新西兰军,还有一个法国师和印度人部队。兵力和德国冯·桑德斯指挥的八万四千人的土耳其,禁止携带望远镜、武器或窥伺堑壕。所有在堑壕里的部队,都不把头伸到外面。”
双方有些堑壕只相隔三十英尺。澳新军和土耳其军默默无言地开始挖掘深沟或公墓。但不久双方就互敬香烟和用蹩脚的土耳其语和英语打趣起来。双方偷偷摸摸地相互刺探防务。在检验尸体身份时,军官们小心地注意堑壕和警戒系统的配置。土耳其的海军大臣杰马尔,竟然穿了一件中士制服,到邻近澳新军堑壕的地方,和安葬队一起工作了九小时,刺探军情。
当最后一个死者被慢慢放进安葬的堑壕里,这时一声枪响冲破寂静。在这不安的片刻,安葬队除呼吸外,停止了一切行动。恐惧地意识到他们是处在双方对着他们的几千支步枪中间。没有再听到第二枪,于是人们转过来完成了他们的任务。握手道别后,在傍晚时候每一方回到了他们的堑壕。几分钟后。在土耳其防线的某个地方一支步枪开火了,战场上又再响彻了枪炮声。
不久,3万英国和法国士兵再次发动了新的进攻,在遭受三分之一伤亡的损失情况下,被迫撤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拥挤在后来被称为澳新军团小海湾的地方,前进不得,后退不得。协约国的军队在加里波利半岛的战线,变成比失败还要恶劣的东西:一个像西线僵局一样的僵局。而协约国的军队。在夏季还要忍受着炎热、苍蝇和缺水的严重困苦不便。夏季的暴风雨,还让双方各有五百多人淹死在堑壕里。
在协约国集中力量在陆上和土耳其打仗的同时,丘吉尔的英国皇家海军在达达尼尔海峡也发动了攻击,但是战果十分有限。因为德国的潜艇开始出战了。丘吉尔下令英国潜艇也进入海峡,驶进马尔马拉海和君士坦丁堡港,使土耳其航运遭受重大损失。一艘装了六千名土耳其陆军的运输舰,在港口就被英国发射的鱼雷击中。土耳其的损失,计有一艘战列舰、一艘驱逐舰、五艘炮艇、四十四艘轮船、十一艘运输舰和一百八十五只帆船。英国为这种破坏所付的代价,是在派来的十三艘潜艇中损失了八艘。而且两周后,一艘德国潜艇击沉了英国的“胜利号”战列舰。一天之后,“威严号”遭到了同样命运。德国潜艇在地中海的偷袭,使英国惊慌起来。丘吉尔担心“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安全,命令它回到一个英国港口。
在加里波利半岛上的战斗竟然持续了半年之久,汉密尔顿因为指挥无能,被召回。冬天来了之后,协约国没有储备额外的保暖衣服,冻疮患者就逾五千人,于是决定撤退,除丘吉尔外,在伦敦或加里波利半岛没有一个人后悔。这一次大战,差不多有五十万协约国士兵被运到加里波利半岛,伤亡人数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英国伤亡人数共计二十一万四千,法国为四万七千,土耳其军参战的至少有五十万人,有二十五万一千人遭受伤亡。
被德军打败,还情有可原,但被土耳其军队打败,海军大臣丘吉尔被调离内阁,相当于被撤职,丘吉尔觉得这是他的奇耻大辱,一怒之下,他穿上陆军的军服,到法国前线服役去了,直到阿斯奎斯首相的内阁也在英国舆论和民众的声讨中垮台了!
得知英军和协约国的部队在土耳其遭遇惨败的消息,李经述大喜,下令中国的陆军按原定计划向乌拉尔山脉进发,拿下叶卡捷琳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