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前凑
当所有事情都在默默地风起云涌之际,在华夏大地上也是发生了很多大事情。
至从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看到清政府已难以维持,便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选中袁世凯,作为其侵华的新工具。与此同时,面对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清政府也不得不起用袁世凯,利用其控制下的北洋军维系清王朝的统治。这样,袁世凯就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乘革命势力迅猛发展之机;迫使清政府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
同时,在袁世凯掌权以后,对革命党人采取了一打一拉的狡猾伎俩。他一方面派兵攻打武汉,占领汉口、汉阳,对革命势力进行武力威胁;另一方面,又在帝国主义配合下,派人南下和谈,利用革命党人的软弱,采用欺骗的手段,诱使其交出政权。1912年1月,孙中山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夹击和革命阵营内部妥协派的压力下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绝对赞成共和,就可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在得到革命势力同意让权的保证后,又回过头来对清皇室施加压力,武力逼宫,迫使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接着,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新大总统到南京就职等条件。为此,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故意在北方制造紧张局势,迫使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
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同时在2月2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27日,临时参议会、临时政府派蔡元培为专使,宋教仁、汪精卫为专员,到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蔡元培一行于2月27日抵达北京,当天下午会见袁世凯表明来意,袁世凯表示愿意南下;2月29日袁世凯与专使团举行茶话会。
当专使团到达北京之日,全城遍悬五色国旗;主要路口均搭起了彩牌楼,并大开中华门,请专使由中门而入。中华门是清代的“大清门“,平时关闭着中门,只有皇帝出入时才大开中门。袁世凯“开中门迎客“,可谓给专使以极高的礼遇。在欢迎专使的宴会上,袁世凯“诚恳“地表示:“一俟北京局势稳定,立即南下就职“。可是,二月二十九日晚六时,北京就发生了“兵变“。29日晚8时,袁世凯的嫡系亲军北洋陆军率领,伪称押匪犯到总统部,准备乘机把巡防总统黄泽霖刺杀、分尸,第三路兵去刺杀张泽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