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条件
管亥愤怒过后,暴怒的神态转为平静,眼珠子转动,粗犷的面颊上,难得流露出一丝狡黠和细腻,缓缓说道:“王县令是朝廷任命的官员,是一县之主,更是阳都县的父母官。身为朝廷官员,当行仁义,宽容待人。如果王县令斩杀所有的黄巾兵,百姓必定恐惧你,私下里也会议论纷纷,说你残暴不仁,杀戮太重。甚至,清流士人也会抨击你,对你的名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管亥又道:“如果我是你,便不会大肆屠杀。有时候,宽容更是心胸宽阔的表现,宽恕黄巾兵的罪恶,让他们赎罪,反而可以为你揽取仁义的名声。”
王炎笑道:“世人都认为管亥是大老粗,如今看来,却不尽然。你是粗中有细,别有心思。”
管亥哼了声,说道:“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王炎又道:“黄巾贼攻打开阳县、阳都县,震动整个琅琊国。无数的百姓,深受其害。在这时候,我斩杀黄巾贼为百姓报仇不解气吗?琅琊国的百姓,只会拍手叫好。在本官看来,他们不仅不会说我残暴不仁,反而要夸赞本官为民除害。”
管亥面色,骤然一沉,
见王炎坚持己见,管亥脑筋不停的转动着,思考解决的办法。
蓦地,管亥眼中一亮,已然有了计策。
管亥深吸口气,又说道:“只要王县令答应管某三个条件,那么,管亥愿降,还为王县令说服所有的黄巾兵投降。虽然管某麾下的人已经不足一千人,可管某名声在外,只要稍稍的替王县令宣扬一番,便会有无数的黄巾兵来投。”
王炎说道:“什么要求,说来听听?”
对于管亥的小心思,王炎根本就懒得去猜测。
管亥说道:“程,安排下去即可。这种事,找县丞何益商量。你只要记住一点,没有他们,便守不住阳都县。”
“明白!”
杨贺点头,退在一边。
王炎目光看向羊雅妃,眼中闪过一道柔情,道:“你不在县衙养伤,跑来这里做什么?”
羊雅妃欠身行礼,说道:“大人连夜奔回,身体疲乏,我让人炖了鸡汤。”说着话,她吩咐一声,一名侍从端着热气腾腾的鸡汤进来,放在了王炎的案桌上。
王炎道:“多谢了,我会喝的。现在,你们都退下吧。”
羊雅妃一听,头皮发麻,问道:“大人还要和管亥一战?”
“对!”
王炎眼中,闪烁着熊熊战意。管亥要挑战,他不会退缩。这一次,要把管亥打痛了、打服了,打得管亥再也不敢生出其他的心思才行。
羊雅妃说道:“大人身为一县之尊,请三思而后行。”
王炎说道:“该做什么,我很清楚。你们如果不放心,就留下来观战,都退到我身后去,不要让我分心。”
羊雅妃、杨贺相视一望,知道无法劝说王炎,只得退到王炎的身后。诚然,两人的武艺不及管亥,可是在关键时候,还可以出把力。
王炎眼神肃然,吩咐道:“松绑!”
管亥心中激动了起来,这一次,他又看到了逃生的希望。
不过,当管亥目光和王炎目光碰触的瞬间,心中莫名担忧。尤其是看到王炎自信的神态,以及嘴角勾起的一抹坏笑,不知怎的,更是心绪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