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赤色黎明 121 乱战(一)

121 乱战(一)

恩格斯有句话,“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大萧条时期社会对经济技术需求空前强烈,到21世纪依旧有巨大影响力的诸多学说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斯大林模式,法西斯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乃至中国模式。四个世界上主要的国家都完成了自己应对方式。针对这些模式的研究以及相应经济学的解释都应运而生。

处于世界边疆的中国影响力相对比较小,至少在环北大西洋经济圈中的影响力比较小。不过这只是针对普通人而言。限于所在的社会现状与信息渠道,普通人乃至一般的学者,对于情报信息的收集乃至理解都受到相当的限制。但是在是吃饭的能耐之一,三流乃至四流小报对这些文章有很大需求。见到此类文章大卖,美国本土的报刊杂志也随之跟进。各种以“中美开战是英国阴谋”“德美开战是英国阴谋”的观点很快就在美国流行起来。

共和党有了来自民间的“民意”,对与罗斯福的质疑态度更加激烈。罗斯福这种白毛老狐狸自然知道进退,他明白短期内以小摩擦把美国拖入战争已经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英国方面当然注意到了这种事情,罗斯福在官面上不说,其实已经多次与英国有过私下的沟通。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多次表示,如果英国与德国发生战争,美国不会倾向德国。当然,英国方面也注意到,美国始终没有吐口一件事,那就是美国不加入德国与意大利结成的轴心国同盟。中国不在美国搞秘密间谍工作,不等于英国不在美国搞秘密间谍工作。

英国情报机构得到了一个比较可靠的情报,美国制订了多种吞并加拿大的军事计划。在历史上美国曾经进攻过加拿大,结果被英国给逆推,甚至顺道烧了美国的总统办公地。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美国如果与德国联手,英国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即便是美国不与德国联手,而是像现在的中国一样,单独对英国下手。英国同时对抗美国与中国的进攻,也超出了英国的承受能力。对这种情况,英国只能干着急。为了能够威慑美国,英国只能采取一个老大才能实施的办法,为了挽回已经丢失的脸面,老大必须亲自上阵,用实力来证明老大有着足够震慑场子的威力。

1939年6月,在印度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指挥着一支“八八”舰队,也就是八艘战列舰,八艘重型巡洋舰组成的大编队,开始对中国控制的克拉地区逼近。

前克拉军区司令员朱姚现在已经重新干回了本行,成为了人民海军印度洋舰队司令,克拉军区已经成为了马来亚军区的一部分,军区司令员由蒲观水担任,军区政委则由军委副主席李润石同志担任。

朱姚的态度非常“保守”,鉴于中国在印度洋那可怜的水文资料,加上印度洋的风浪比较大,并不太适合航母作战。在朱姚的建议下,印度洋舰队是以“空潜快”为核心的战斗集群。而朱姚得到了大批新的战斗舰艇之后,,有一篇戏谑的文章中曾经详细介绍过波兰,并且称波兰为“平独镇露大**”。

因为不是中国南方人,丘吉尔当然不明白大**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且丘吉尔并不想成为什么中国语言学专家,他在意的是,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之后,波兰到底从哪里来的勇气居然同时要挑战德国与苏联。难道是因为加入了英国的同盟国阵营之后,波兰就准备把英国拖下水么?

丘吉尔希望打击德国,却不等于丘吉尔做好了同时与中国与德国开战的准备。即便是作为强硬派,丘吉尔本人也没有勇气做这等二货决定。

然而事情果然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1939年6月16日,一条从欧洲来的消息震惊了丘吉尔。波兰军队越过波德边界,向德**队发动了进攻。战斗很快就进入了激烈乃至白热化的阶段。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