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赤色黎明 一二九 极不情愿的妥协(二)

一二九 极不情愿的妥协(二)

虽然身为共和国的总统,但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袁世凯发现自己不得不亲自接见各国公使,这实在是挺无奈的事情。在这方面,他稍微有点羡慕陈克。以袁世凯的阅历,除了沆瀣一气的洋鬼子之外,至少在中国,他从没见过人民党这样上下一致的政治组织。人民党的每个代表好歹都是在办同一件事,把这件事办成的大目标是没有丝毫区别。陈克亲自出面,很大原因在于和他在一起的年轻革命党们能力相对有限。不过在任何时候,袁世凯从人民党这里听到的内容阐述都是一致的。

与之相比,无论是前清还是北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思。例如面对洋鬼子的时候,外交部的唐绍仪其实并不可靠。如果把眼前的事情交给唐绍仪来办,唐绍仪首先要维护的并非北洋政府的利益,而是唐绍仪自己的名声。所以袁世凯不得不自己亲自上阵。

英国公使对袁世凯重开定额贸易协议这件事,表现的稍微有些惊讶。这毕竟是陈克与袁世凯之间的事情,事情果然如同陈克所料,英国人一点都没有拒绝的意思。不仅没有拒绝,英国佬反倒是一副觉得理所当然的表情。

直到袁世凯与英国佬大概谈完了整个事情,准备送客前,英国公使才提问了青岛问题。

“如果军事冲突就这么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对于各方的利益都是重大的损失。”袁世凯答道。

能够以军事胜利为后盾来对外国人谈判的,整个清末时代,可以说几十年来只有一个半人做到了。的身影。见到陈克之后,陶成章上前说道:“文青,我此次前来是受光复会同志们的委托。如果洋鬼子打中国,我们光复会全体同志愿意在文青旗下为中华而战。”

陈克突然挺感动的,到了现在,整个中国肯真正旗帜鲜明的站在人民党这边的,只有光复会一家而已。其他各个势力么,前来打探消息的探子倒是被抓了不少。剩下的一概都保持了沉默。不过这也没办法,大家都不是傻瓜,人民党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其他各省若是表示了支持,被德国人当做报复目标怎么办?而且列强的态度现在如此不明朗,各势力明哲保身也是正确的选择。德国人在远东远没有到墙倒众人推的地步。

陈克笑道:“多谢陶先生与光复会同志的支持。现在战争暂时告一段落,短期内是不会动手了。德国据中国万里迢迢,真的再开仗怎么也得几个月之后。”

陶成章本以为陈克经历如此大胜,会极为兴奋,却见陈克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这倒是大为赞叹。满清倒台之后,中国的局面已经初步稳定下来,联省自治的结果是各省都把注意力放到了自己省内,暂时没人愿意有什么动荡。光复会占据着浙南,基本处于地方自治的情形。在蔡元培的领导下,浙南地方上的官员,都是光复会自己安排的。蔡元培领导的光复会这部分人致力于争夺浙江议会的席位与影响力。所谓的“光复会全体同志”,仅仅是陶成章手下的一部分人,浙西的徐锡麟,以及秋瑾而已。

在各省都追求安静的时候,人民党却始终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这种做法到底是“有气魄”还是“冒傻气”,各方评价大不相同。而且陶成章这次来,也不单纯是为了支持人民党。他希望能够夺取整个浙江,想达成这样的结果,最轻松的办法无外乎请求人民党的支持。唯一问题就在于,在什么情况下对陈克提出这个要求。至少陈克刚从青岛回来的时候,明显是不合适的。

党中央立刻召开会议,陈克通报了与袁世凯之间的临时协议。又把这个协议的脆弱性与不靠谱解释清楚。同志们早就习惯了陈克这种“阴险”,人民党从来不相信靠别人有太大用处。陈克最喜欢用的几句话之一就是“靠山山倒,靠河河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并不是没有同志因为为了没能在思想上贯彻陈克的这种想法而付出代价的。

“那么我们现在要怎么做?”尚远问道。

陈克这一路之上考虑的主要是这个问题,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化,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方法来,“现在的工作就是加强党建,虽然物质准备程度还差的很远。但是眼前的局面下,我们必须超越当前的物质准备,进行思想建设。我要把我个人所有的认识和预设都讲给大家。”

听了这话,所有淮海省省委,以及赶到了徐州的中央成员眼睛都亮了起来。陈克不仅是人民党的领袖,也是人民党中最大的一个谜团。他神秘的出身就不用多说了,最重要的是,陈克脑海中对世界的认知与对中国未来的设想,每一个处于关键部门的同志都觉得无法想象,也充满了极大的好奇。

“党建说白了就是一个问题,我们党到底是站在有产者的立场上,还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未来我们人民党所创造的新中国里面,统治阶级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人?”陈克以这样的话作为解答与开场白。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