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赤色黎明 二十三 革命党受挫(四)

二十三 革命党受挫(四)

高高挂在空中的侦察气球让人民党的同志感觉极为不习惯,大家并非不习惯侦查气球的存在,而是不习惯敌人那边升起了侦察气球。

“能把气球打下来么?”好几个指挥员忍不住向黑岛仁抱怨。

看着远处空中的气球,黑岛仁心里头也跟吃了个苍蝇一样。尽管如此,黑岛仁说出的却是别的内容,“同志们,我上过气球。新军的望远镜倍数不高,这个距离上他们其实看不清楚的。大家用望远镜看看,能看清气球上的人么?咱们好好隐蔽,他们看不到咱们的。大家给其他同志们说清楚,让大家好好隐蔽,放心作战。”

同志们当中已经有不少人举起望远镜看过气球,气球吊篮里头的新军影影绰绰的根本看不清楚。听黑岛仁这么一说,大家也放下了心。战士们只是心里头别扭,各级指挥员把这个理由说清楚,加上让同志们一一用望远镜看了气球,总算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黑岛仁心里头暗自庆幸,他的话固然是实情,不过黑岛仁却没有说清楚,人民党的望远镜放大倍率有限。如果敌人拿的是更大倍率的望远镜,他们未必看不清楚。

“以后绝对不要再打这种无意义的阵地战了。”黑岛仁暗自下了决心。如果是在广阔的农村,黑岛仁绝对有信心用五百多人拉着上万敌人到处走。敌人若是敢紧追不舍,黑岛仁有信心花上几天牵着这敌人上万人的鼻子把他们给溜散架。最后筋疲力竭的敌军被带进伏击圈里头,其他以逸待劳的伏击部队一击就能歼灭敌人。

以前提起农村,大家都觉得农村又苦又累,在人民党致力建设农村之后,根据地广大农村可是大有可为之处。只要和广大人民紧密结合在一起,任何敌人都是可以轻易战胜的。别看现在南京的数万敌人刺猬般集中在一起,看似难对付。只要这几万人进入根据地一个县,这点子兵力根本就不算什么。

想到这里,黑岛仁心里头生出一种懊恼,如果在这次出兵之前他就有这种感悟,肯定不会被上万人大会战这种东西迷惑住。安排撤退路线,紧急安置搬运伤员。虽然效果也未必能有多大,可总比现在要好些。只要能够脱离与敌人这么近的距离,就算是打阻击,也是有很多其他的办法可以采用的。不过到了这时候,想那么多已经没用了。黑岛仁把与战斗无关的想法驱逐出去,他的注意力开始放回战场上。

工农革命军从不放弃修建工事,即便空中有敌人的气球存在,连接各个阵地的交通壕也能遮蔽住部队运动的身影。猫着腰连爬带跑,黑岛仁把两个连的防御阵地走了个遍。鼓舞同志们的士气,查看防御体系的特点。即便是清军大队开始向工农革命军的阵地推进,战前的最后准备工作依旧不能马虎。

战士们士气高涨,丝毫没有因为兵力对比过于悬殊,有着丝毫的畏惧心理。大家低声与擦肩而过的黑岛仁打着招呼。最高指挥官亲自到了身边,意味着自己并没有被指挥部忽视,指挥部知道自己面对什么样的局面,这对于战士们的心理鼓励很大。

战士们并没有紧张的观察敌情,而是开始最后一次检查步枪。准星有没有松动,准星位置是否定固定在校枪后刻下的标志上。有些手脚麻利的战士甚至把枪大概拆开又装了一遍,保证内部零件运行都没有问题。

在战士们做战斗前最后准备的时候,黑岛仁已经视察完了阵地,回到了指挥阵地上。指挥阵地是在阵线中间一个视野最好的部分。这里却没有布下太多兵力。在掩体内,黑岛仁居高临下的看着敌人逐渐靠近,冲上了的清军前后两部大概有六百多人,呈现标准的横队进攻模式。于昨天的新军表现可以说一模一样。

“这些人就不吸收一点教训么?送死就没有送够?”黑岛仁身边的二连连长忍不住说道。部队并没有全部上前线,法些,好歹炮击开始了。唯一问题就是,气球上的观测员根本无法指出人民党的阵地具**置,炮兵只得到“向山头开炮”的指令。这让炮兵们感到了极大的为难。不过必须说明的是,即便是气球上的观测员们指出了具**置,以新军炮兵的水准,他们准确命中的可能也完全是靠运气。

好在人民党把山谷完全给让出来了,新军的炮兵们把阵地设在山谷中间靠前的地区,隆隆的炮声中,山头上随机的暴起了诸多烟尘。当炮弹偶尔落在山头附近的时候,清军的队列里头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出来。

即便是低水准的炮击,炮弹数量充足的情况下,也真的给人民党造成了伤亡。工农革命军一个班的阵地被炮弹击中,造成了一死两伤的情况。

“新军是嫌炮弹不要钱么?”二连长有些紧张起来。一个小时之内,新军最少打了一百多炮。如果工农革命军有这么多炮弹,最少也得打掉敌人的好几个重要火力点,或者打散敌人的几个重兵冲锋集团了。

“不用担心,他们坚持不了多久的。”黑岛仁劝道。

果然,炮兵很快就得到了王有宏的命令,“不要再开炮了!”

炮弹花费甚大,盛怒中的王有宏的理智依旧能明白不要浪费钱财的道理。战斗从炮战又变成了步兵冲锋的模式。

新军打来打去还是唯一的特点,横队进攻,队列射击。人民党的散兵线不是把部队平均的分散到整条战线上去。有些地方宽阔的战线上只有寥寥数人。而火力要点上则可能放置了一个班的部队。整条战线上,牵制与消灭并存。随着清军部队进攻路线的变化,防线上的配置也随之变化。

打退了清军的第四次进攻之后,虽然没有参战,却因为观察指挥,同样精疲力竭的黑岛仁突然来了句中国古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二连长完全能够明白黑岛仁想说什么,指挥部里头战斗中要观察指挥,战斗停止的期间,要研究兵力配置,要对敌人的行动有预测评估。只是一场指挥五百多人的战斗,战线顶多一千米。可是就耗尽了同志们的精力。

第四次战斗其实打得很险,二连长回想起来就感到背后发凉。当清军试图发挥兵力上的优势,从三个方向上打过来的时候,真的让指挥部所有同志心里头感到一阵阵恶寒。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