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光复会出击(三)
陶成章并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既然把光复军的敢死队交给徐锡麟,他也不玩什么小花样。徐锡麟更是如此,既然想说的话都已经说过,到了该血战的时候,徐锡麟一点都不想废话。
敢死队在光复军里头是一个常设军事单位,这个军事单位承担了突击与攻坚,凡是伤亡最大,最危险的战斗,敢死队要承担其中的大多数。不仅仅是在光复会,其他革命党组成的武装里头,无不存在敢死队这种军事单位。这也算是一种传统,历史上这种部队有一个称号,叫做“牙兵”。大概取的是猛兽攻击时尖牙利齿的意思。
当然了,作为敢死队,在面临高得多的风险的同时,也享受着更多的特权。例如装备上,敢死队除了人手一支制式长枪之外,军官还有短枪。炸弹供应也是有限提供给敢死队。普通建制内的光复军则只有长枪。至于后来赶去的光复会成员发展带领的部队,每支部队给与一定数量的枪支。其他附庸而来的部队,光复会就只有口头安抚,以及提供粮食的支持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光复会也不是拥有洗脑术的大神,不可能把每个站到光复会旗下的人变成悍不畏死的战士。这个组织只能按照对组织的服从程度来区分远近亲疏,从这个角度来说,光复会内部的各路豪杰之间远近亲疏的关系并不比与人民党的关系差距更小。
现在敢死队有大概五百多人,与杭州战役前相比没什么差距。只是老敢死队现在有近两百伤兵没有归队,新补充进来的都是之后各地派系推荐的人员。敢死队不仅仅有装备上的优待,敢死队本身也是一种身份。在别的光复会同志前不用摆别的谱,光傲然说一句“我是敢死队的”,立刻就会被高看一眼。现在外头针对敢死队还有一个风传,“等打下了南京,敢死队的都会给封个官。”在这等刺激之下,徐锡麟执掌敢死队之后,亲自来自荐或者托人来说项的就络绎不绝。说项者大多数是出身低微的,图的就是通过加入敢死队得到一个卖命的机会,若是战场上死不了,以后就大小是个官。再也不会任人驱使。
徐锡麟本来想着趁着出发前最后几天好好整顿一下敢死队,结果工作每每被前来说项的人打断。这不能不让徐锡麟感到很是恼火。头两天他还亲自处理此时,后来徐锡麟干脆就完全不接见这等人。
在安徽考察的时候,徐锡麟等人也考察过工农革命军。那时候徐锡麟真的是大开眼界,从队列行进这些基本功,到武器装卸保养,更高级的则是射击、投弹,工农革命军的军事素养让徐锡麟对军队如何作战认识有了极大的直观认知。等徐锡麟真的想把这些宝贵的知识传授给敢死队,他就突然明白了一个成语,“邯郸学步”。
据说那个去邯郸学走路姿态的人,没有能学成邯郸人优雅的走路姿势,反倒连自己以前怎么走路都给忘记了,最后不得不爬回家。以“武器拆卸”这个训练,人民党的训练目的很明确,首先让大家知道枪支的构造,以及射击原理。在步枪射击时遇到了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排除故障,继续投入战斗。步枪发生故障在这年头很寻常,掌握了这等技术很必要,徐锡麟对此深以为然。
问题在于,徐锡麟根本就没弄明白人民党为何对枪支保养如此重视。由于采用的是步兵班排战术,人民党的兵力投入密度远低于采用排队枪毙的步兵战术。人民党一班里头敢有一支步枪出了故障,就意味着在好长的一条战线上损失了近10%的火力。而对采用排队枪毙的队列模式而言,在人民党以班为单位的防守战线上,他们能放上三倍甚至五倍于人民党的兵力。只是一两条枪出了故障,根本就显露不出来问题。
只看到表现,却没有能理解这表象下的深层理由,徐锡麟的武器拆卸训练成果就大打折扣,更别说枪支拆卸本身也是门科学,号召浙江革命党聚集杭州,这支拥有七八条枪的部队就前往杭州。有枪没枪的待遇是不同的,特别是针对以前与光复会毫无联系的小部队更是如此。毕竟是在根据地干过,徐水生在见识提升的同时,对于军事的感觉自然也不同。在进攻杭州的时候,徐水生和他的部队表现相当出色,很快就成了敢死队的主力之一。
于此同时,人民党的情报机构靠徐水生这条内线得到了大量光复会内部消息。
徐水生以前不知道为什么根据地大讲标准化,“大差不差就行了”,这是徐水生的看法,他现在经过对比才明白,这可不是“大差不差”的问题,而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大问题。大差不差那是制式武器这类产品,肯定会有各种差异。但是指导思想上若是有了差异,别看外表模仿的再像,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徐水生甚至感悟到了一个近乎哲学领域的问题,人民党在陈克领导下是在“按照规律办事”,而光复会则是追求“自己希望的结果”。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徐水生怎么都看不明白,不过他能感觉到,这两者之间是天差地别的不同。
收回了自己的胡思乱想,徐水生把注意力拉回到现实面对的问题。由于平素里表现不错,徐锡麟把日常工作交给徐水生来管理。处理完了手头的事情,徐水生前往汇报。在徐锡麟门口,他听到屋里正在争论,却听一个女子的声音问道:“若是洋人出兵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