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立鼎1894 第四五二章 大清末日 三

大清末日 三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杨浩没想过这么早摧毁清政府,他原想着再让他们苟延残喘两三年功夫,暂时维持中国政治版图的完整,拖到江北革命区完全消化完毕之后,再一举荡平。 X

但计划总比不上变化快,在列强的蓄意破坏之下,觉得大势已去的清廷果断破罐子破摔,不留后路的直接掀桌子。已经造成的巨大破坏不可能不收拾,杨浩只能立即跟上,努力减小损失,不给敌人任何反扑的机会。

决定下达,行动速度比任何外人想象的都要快!

仅仅24小时之后,从山西汾州方向出发的纳税听从国家调动,所有投资项目必须接受政府掌控,都是应有之意。在改朝换代的大变革之下,能够保全家业平稳过渡,他们感恩戴德都来不及,哪里还敢提更多的要求?

相反,各家儿想着法的努力表现自己的仁善大方。陕西突然爆发的人为灾难,直接触动了晋商的敏感神经,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向新政府卖好的机会。同时,更是难得的把资本向外省输出,在周遭地区建立口碑、抢占市场的机遇!

于是,在军队动员的同时,宋云生等人简短的商讨之后,把他们的人脉力量调动起来。抽调太原周遭修建铁路的工人和车辆,把积攒下来的巨量物资装上,紧跟在部队后面争分夺秒的赶到灾区!

先头部队刚刚发完了补给,士兵们自己都勉强维持半饱,晋商的民间救援队隔着一天纷纷抵达。宋云生这些大老板分头形同,每个人都带着数十上百号的掌柜经理,各自指挥一支数百人的运输服务队,有条不紊的展开救助。

他们不只是提供足够的粮食帐篷饮用水等物资,另外还有民间医疗和建筑队紧跟着到来。一边为灾民提供生命保障,一边抓紧抢修民房,清理水井,尽快的恢复基础民生设施。

陕北的灾民们被这近乎从天而降的救援力量给惊呆了!

由于交通闭塞,清廷的封锁,当地民众对革命政府的了解非常有限。本土守旧势力比沿海省份更加的顽固不化,他们对大清国可谓忠心耿耿,并不以为革命军会在很短时间内打过来。

之后两年受到清廷无底线的折腾搜刮,终于让他们尝到了苦头,却依然咬着牙支撑。

但底层民众们却支撑不住了。各地大大小小的反抗层出不穷。潜入的革命军先行工作队也纷纷现身说法。在民间散播传单讲解革命道理。并在一些据点用收音机做更直接的宣传。

然而这终究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真相离着民众太远,只能让他们觉得不那么绝望罢了。

清廷忽然北逃,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大家最后一点儿赖以生存的物资都给抢走。所有人都陷入绝望当中。

危急时刻,革命军部队从天而降,不但给他们带来了吃的喝的用的,最关键是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比才能发现差距。见识过清廷的丑恶嘴脸。再比较革命军的秋毫无犯、军民一家亲,在深渊边上走了一遭的民众,根本不需要考虑去怎么选择。

宋云生等人亲眼看着清军糟蹋过的瓦砾残垣,心有余悸的庆幸道:“幸亏当日坚决把清廷给送走了,否则让他们呆在山西,只怕我们都要落到如此悲惨的下场!”

对于清廷,他们也是彻底没了念想,打死都不想让那帮混蛋再回来了。

有了山西方面的大力支持,巨量人员物资随后经铁路源源不断的从东部往西运来。一支工程兵部队紧急动员,帮着抢修从太原到绥德的铁路。争取在最短时间里通车。

在此热火朝天的动员之下,另外一支部队却悄然扑向包头!

三天之后。彭占元带着北方军团的两个师赶到萨拉齐厅。先头一个团悄然摸到包头以北,封锁山口,以一个师越过黄河南下,静静的潜伏在戈壁滩中。

此时,北逃的清廷大队已经慢吞吞的走到了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后方没有发现追兵,反而让他们感到格外的紧张。慈禧太后强撑着不停地赶路,铁良则向武卫中军的清军公开了扫尾部队做下的滔天罪行。

一听说居然毁了大半个陕北,造成数百万的灾民无家可归,很可能在接下来一个月里饿死无数,一万多清军登时炸了锅!

各种破口大骂朝廷的混账做法自不必说,同样作为旗人,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小命。跟着銮驾逃跑,那是尽忠。但如此狠辣果决的断了后路,让他们此生再不可能被原谅,却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的。

他们都还想着万一大清国完蛋了,有一天被革命军追上的话,好赖当个顺民,能够活下去呢。现在倒好,彻底绝了后路了!

但是骂也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只能跟着一条道走到黑了。

可能被报复的恐慌之下,原本惫懒的清军反而有了精神头,几乎不用军官们呵斥,一个个使出吃奶的力气加快速度赶路。几天里,他们居然拉下大部队五六十公里,最前头的一协兵马,更是顺利度过黄河,进驻包头。

四五千兵丁冲进刚刚兴建二十来年的小县城,登时惊起一片鸡飞狗跳!一路上都没捞到休息的疲兵,好不容易逮到了修整的机会,毫不客气的抢占了每一座酒馆饭点旅社地摊,肆无忌惮的释放他们骨子里积累下来的暴虐。

一时间,县城内外人喊狗叫,哭声震天!数以千计的民众仓惶出逃,却被铁良派兵严守五门,只许进,不许出!

县令被吓的不轻,赶紧跑来找他商量,央求铁良管束好兵丁,不要让他们四处生事,祸乱百姓。

铁良冷然拒绝:“朝廷危难之际,一干人等都要竭力报效。”

他心里很清楚,只有让士兵们发泄够了积累的负面情绪,才能安定下来好好当差。为了朝廷的安危,牺牲一些平民算得了什么?不但不能约束,更要将城中所有的百姓都利用起来,尽可能的增强守备。

铁良始终绷着一根弦儿,他不相信杨浩会放任他们从容离去,却不作任何的反应。尤其是,在后面部队犯下了滔天罪孽的情形之下。

先锋部队顺利进驻包头的消息传到銮驾,慈禧太后稍稍松了口气。看起来,革命军应该还没有拦截过来,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居中指挥的荣禄带着武卫右军三镇赶上来,以r1292

最快,阅读请。

...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