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立鼎1894 第四三二章 亿万资财滚滚来

亿万资财滚滚来

乙位面,1897年7月18日中午,上海中华招商总局的招标大会刚刚过半,工作人员就不得不强行终止交易,临时安排来宾们到定点酒店中暂时用餐休息。

负责具体招标业务指挥的副总局长杨士琦好不容易抽身离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往硬邦邦的木椅子上一坐,就再也不想起来了。

累,比干了一天庄稼活儿都累,好像骨头缝子里剩下的一丁点儿力气都被榨干了出来,浑身肌肉酸痛的想要抽筋儿,嗓子眼火辣辣的,好似吃了一大把朝天椒进去,发出来的动静儿都干涩的如同撕扯破布。

向来对仪容体态要求严格的他,这时候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伸长胳膊抓起盖碗,咕咚咚把里面的凉茶一饮而尽。上好的龙井叶片泡的舒展翠绿,也顺势灌进嘴里,大力的咀嚼片刻,一股淡淡的涩味儿伴随着沁入心脾的清香冒出来,却让他口唇之间感觉到了难得的滋润。

“舒坦啊!”

杨士琦长长吁了口气,把空杯子轻轻搁在桌上,两臂架在椅子扶手上,逼着眼睛细细品味火气消退,凉意滋生的舒爽。

现在,他有点儿后悔不该一时冲动,亲自揽下来招标唱标的活儿。早知道如此之累,影响又是如此之大,绝不会因为想着在全国乃至世界一干豪商巨富面前露脸,却生生把自己架到了火堆上来烤。

说到底,是求名太过心切,反而乱了方寸,失了计较,得不偿失。

杨士琦今年才三十六岁,原本中举之后捐了道员,授命总办关内外铁路事宜。后被李鸿章发现提携,短暂入幕北洋衙门,转而举荐到杨浩门下,被委任招商总局副局长,位列盛宣怀之下。

其实就是作为杨浩的耳目亲信,盯着不安分的盛老四,不让其一家独大掌控了外贸和招商两大机构。

杨士琦是大才,清末民初少有的人杰。在没有杨浩干涉的时空,他以区区捐班道员身份就能入了李鸿章的法眼,且与庆亲王奕劻和袁世凯交好。八国联军入侵之后,他更担当了李鸿章与列强的联络员。李鸿章去世后,杨士琦转而投入袁世凯旗下,成为其“运动亲贵,掌握政权”的马前卒,心腹智囊。袁世凯最后脑袋发昏要当皇帝,他正是撺掇最力的罪魁祸首之一。

这是个有眼光、有野心、有手腕、有能力的高手,早早看出杨浩乃是当今世界最粗的一条大腿,故而苦心孤诣的请其长兄杨士骧托关系,走李鸿章的门路转到杨浩旗下。果不其然,短短时间里迅速飙升,可谓炙手可热。

只不过,他一直以来担任的是幕后工作居多,系统内名声很响,外界人却多半依然朝着盛宣怀使劲。

杨士琦非常不服气,他不觉得自己比盛老四差到哪里去。也就是对方年长许多,先行一步而已。他更想走上前台,让天下人都看到他的存在,博得一世风光,比那些进士出身的不差在哪里。

杨浩的招商工作安排下来,他心中火热,忍不住就伸手大包大揽过来,连招商大会的现场主持工作都不放过。

果然不出所料,此番招商规模空前,比天津那几次出售先进机器、订造舰船装备都要热闹。不仅仅是国内数得着的大财主、票号董事、工业新贵纷至沓来,更有列强十几个国家的高级代表和大财团董事列席,以至于上千平米的会场大厅居然差点装不下!

盛宣怀就宣布了开场白,然后剩下的事情全都由他一体操办。一开始杨士琦还觉得挺高兴,摩拳擦掌的操控几个分会场,指挥若定游刃有余。

但几个大包项目一发出来,开始还默不作声的来宾却忽然集体出手,一时间加价举牌争先恐后,动辄以百万计的加码幅度砸的会场开了锅!

的提醒,知道杨浩不是那种宽仁忠厚的主儿,惹怒了他可是要杀人的。看看北方数省因为土改而家破人亡的那些土豪劣绅,就是鲜明的榜样。

不过对敢于跳出来挑战他权威的那些人,他打压起来却也一点都不客气。要想取他而代之,那得拿出过硬的本事来!

这一次的招标大会,事前并没有张扬,是在菲律宾大局已定之后才通知过来。而具体的招标内容里,也仅仅对外公布了地块所处的位置、自然环境、交通状况,以及地块的大小和最低投标额。最令人关心的矿藏资源详情,却被杨浩完全隐瞒。除了已经被勘探并开采过的寥寥几处矿厂之外,绝大多数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的严格保密。

之所以不公布出来,是因为绝大多数的矿藏勘察资料都来自于本世界,有些甚至是在2010年前才勘察周详。那些搜集整理出来的细致资料,可以让乙位面的投标人不费吹灰之力,完全照着开山修路一直到部署开矿作业。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可能引发的事故等等都有预先提醒。

杨海心设计的是一种结合招投标和拍卖的交易方式,参与投标者缴纳买了标书交纳保证金后,到了现场才能得到进一步的资料解答,但依旧不是完全明朗。

初次投标书仅仅是参与的门槛。进来之后,在完全保密的现场中获得答疑,然后再当场竞标,价高者得。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那些矿藏一个个的规模太大,价值亿万,太特么惊人了。一旦早早公布出来,必然会引发全世界范围内的轰动。茫然不知签下了廉价合约的菲律宾起义军,必然会后悔,甚至暗中愤恨杨浩,而引发各种变故。列强更不会允许中国空手套白狼似的弄到那么一大堆的好处,必然无所不用其极的阻挠破坏,或者合起伙来开抢!

所以杨海心策划,杨浩发出指令,对外只公布一个含含糊糊的分包招标。不过他们并不担心没有人来投标,因为类似的做法,之前在北朝的铁矿、煤矿等开发项目中,已经玩过一次。后来的奉天周边十几个大项目,也是如此操作。那些从一开始就选择相信杨浩的投资人,如今全都发的跟猪头一样。只有他们寥寥一些人才清楚,到底自己竞争到的是怎样一块庞大到可怕的利益!

这一次可是对外拍卖整整一个群岛的巨大项目!只看杨浩不惜冒着两线作战的危险,两次拉着舰队去硬生生赶走了西班牙人,更把人家土著起义军的头头找到理由给灭了,扶植起来倾向自己的傀儡,明眼人都能判断出来里头必然隐藏着泼天的大富贵!

盛宣怀经验老道,当时就猜测了个差不多。但杨士琦显然并不是很清楚,他想着出头露脸的心太热切,却不知道这种越是遮遮掩掩,就越发可能引来莫大变数的招标方式,隐藏着多少平时想不出的工作要做。

果不其然,从前些天的投标者蜂拥而至,到今天正式开标时的沸反盈天,一连串的爆发式增长令他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全部显得捉襟见肘。

他仍然不冷静的撸袖子亲自上阵,成了最为糟糕的一场表演。虽然凭着聪明机智硬撑下来了,但比起旁人的算无遗策智珠在握,明显失了分。

杨士琦脑袋转得快,果断一上来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态度好的不得了。

杨浩却不是那种严苛的主儿,只是轻轻一摆手,笑道:“你们做的已经算不错,能够控制住场面局势就可以了。嗯,我听说上午的竞争比较激烈?”

杨士琦暗暗松了口气,赶紧把报表递上去:“参与投标者热忱惊人,只是上午开的丁字号项目,已是炒得火热,他们似乎一点都不担心吃亏赔本。”

“那说明咱们新政府的口碑已经立起来了,大家相信跟着新政府走,不会被坑。”

杨浩不忘了夸奖自己的丰功伟绩一句,接过报表掀开一看那些项目的最后中标价,忍不住瞪起眼睛,惊叹道:“好家伙,这帮土豪真舍得下本钱啊!就算拿真金白银来买安全,纳投名状,也不必下手如此之狠!”

丁字号的项目,是整个菲律宾开发总包之中最小的一些零散分包,要么开发成本高,要么潜力不大,一般成交价在百万元以上,千万以下,开发时间不超过二十年。

这都是为了吸引民间游资和外部附庸力量而设的,资料公布的也最为详尽,杨浩也没指望从中赚多少钱。

结果却令人非常意外,这些小分包居然竞争的异常激烈!其中几个甚至迅速砸到过千万的标的,实在令人怀疑能否收回成本来。

不过杨浩仔细看看中标人的名字,参考杨士琦令人精心附录的分析,顿时恍然明白过来,中标的这些人,几乎都是江南大财主!

他们跟杨浩无亲无故,之前合作的也不是很愉快,更因为走私倒卖敏感设备和货物的缘故,被杨浩狠狠收拾了一顿,导致几千万的亏损。今儿怎么会巴巴儿的扑上来帮衬呢?---仅仅是丁字号的项目都炒到这价格,更高的三个等级项目,那得炒到什么天量?那些上千万吨的金银铜矿,价值岂不是要等同于大清国一年的财政收入还多?

细想起来,却不意外。江南买办财主们,是看清楚了杨浩的强大力量,列强联手都干不过他,现在更跑出去把西班牙人弄踏实了,早晚席卷全国是必然的事。

**军那种毫不留情的土改**手段,土地收归国有的一系列政策,意味着江南大地主们必将不可能再跟以往几个朝代似的合起伙来对抗政府。

当初他们能把南宋给坑死,后来可以把大明朝给葬送了,到了大清被狠狠收拾一顿,但两百多年里却有迅速的发家致富,这几十年来逼得清政府指望英国人收关税来支撑,可见其底蕴若何。

以往的改朝换代很难真正动摇江南地主士绅的统治,杨浩发动的土改却能从根子上把他们盘踞在人民头上的本钱连根拔起!

江南大地主们不是没想过对抗,他们暗中支持新的**党,企图弄出个划江而治的框架。但随着杨浩一次次的获胜,他们觉得那并不保险,现在却是要两头下注,先大出血纳了投名状,希望能换来手下留情。

退一万步讲,也算是转移资产,提前从地皮、高利贷、典当等行业抽身,投入到实业开发之中。好歹杨浩的信誉不错,起码能换一个保本吧?

区区丁子号的项目,一个上午的开标,总额已经过亿了,可想而知后面的那些大项目拉出来,场面该当何等激烈!乐观估计,一把弄他十几亿、几十亿元(银元等价),似乎也不成问题啊!

(根据1996年菲律宾国家矿业局公布的报告数据,菲律宾金属矿储量为71亿公吨,非金属矿储量为510亿公吨。矿产储量价值1.4万亿美元。)

杨浩轻轻敲打报表,意味深长的道:“看起来,我国民间潜在的资金量还是很充足的,预估三十亿流通量并非虚言,大有潜力可挖!诸位可是要加把劲儿,尽量把他们全都从地主老财的地窖坛子里抠出来,作为支持全国**的重要推动力!”

“真狠啊!”

杨士琦和盛宣怀不约而同的碰了下眼神,对杨浩的辣手程度有了新的感受。这家伙刚才还感叹人家下血本呢,一转眼就指示众人继续下狠手---这江南大地主到底什么时候把杨大总裁给得罪狠了啊!

两人正中的点头称是。杨浩呵呵笑道:“听说还有许多的外国投资商来了?人家不远万里的前来捧场,我们不能不表示一下做主人的热情。走,且去酒店跟他们打个招呼。”

杨士琦眼神之中闪过一抹兴奋,他可以亲眼见识一下,杨大总裁是如何与洋鬼子短兵相接了!不知道这一次,能从洋人身上榨出多少油水来!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