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立鼎1894 第四二八章 大工业党不好当

大工业党不好当

产能过剩?有可能爆发经济危机?开什么玩笑啊!

严复霎时间有种被雷劈了的诡异感觉,因为他实在想象不出,这两种情况居然会跟几年前还是工业一片荒凉的中国联系起来。,

他不敢相信的使劲摇头:“那不可能。如今中国工业刚刚建设,诸多机械生产都要仰仗你的渠道‘进口’,何来过剩之说?我是绝对不信的。”

严复有十分充足的理由这么怀疑。他是最早接受杨浩那套“大工业党”理论的先行者,更通过严密的计算和逻辑推理得出自己的结论,杨浩的说法几乎可以套用在每一个列强国家身上。

按照杨浩从本世界的专业团队那里弄到的计划方案来说,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强国,首先必须是工业强国。这不只是某几个领域的技术领先,而是基础工业全方位的产量必须达到人均相当高的程度。

比如说钢铁,按照数据显示,要成为19世纪末的工业强国,人均钢铁消费量要达到100公斤的标准。这意味着,当今四亿多人口的清末中国,必须要有至少四千万吨的年产量才合格。

这不是后世那些“砖家”们呆在空调屋里拍脑袋乱猜的数据,比照当今世界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强国-英国和德国即可知道。

在1891年,英国人口为3800万,钢产量为360万吨。德国人口4900万,钢产量仅有240万吨,明显强大的一方是英国。但到了1896年。德国钢产量就超过了英国。并在1914年的时候暴增到1400万吨。此时其国人口也暴增到6500万!人均钢产量超过200公斤,达到英国的两倍(650万吨)!

于是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了,德国人挑起了丘县旧军镇进修堂孟家,1904年,玉米能达到85-115公斤亩产,小麦达到100-115公斤,是当时平均收成的一倍半到两倍。最高的淄川栗家庄树荆堂毕家,小麦亩产高达150公斤。)

民以食为天,任何一个国家,只有让人民吃饱了饭,政府才算是合格。而只有通过工业建设,提高了主要农作物的平均产量,才有资格说是迈进了工业国的领域。相对于钢铁煤炭的人均占有量,同样必不可缺的指标还有化肥、农药和小麦大米玉米等的平均亩产。

就中国而言,必须达到亩产200公斤这样一个数字,才可能产生农产盈余,进而推动农林牧渔养殖业,加上海洋捕捞来降低纯粮食消耗。有粮食有鱼肉蛋的摄入,人民体质才会强壮,抗病能力提高,寿命延长。有了多余口粮,才能换来钱买东西,进而推动工业产品的消费,全面拉动工业产能的提升。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大体系,核心是解决农业相关工业化问题,加上军事相关工业化,耕战立国,此之谓也。

全世界的工业国,都是采取牺牲农业来集中力量搞工业化的,绝非只有中国搞剪刀差一家。杨浩在19世纪末玩的这一套要好一些,他可以借助两个时空的十倍利润差来推动,再者这年头的农民也实在没什么可牺牲的。要说作出牺牲的,也就是那些土豪劣绅了。

现在么,面对严复的问题,他同样还有另外的解决方案。

“我们很快就能找到出钱的下家了,这世界上,冤大头可不只是列强洋鬼子一伙儿。”

杨浩的目标,就是菲律宾。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