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杀康有为
有了大律师的参与,这件事已经从美租界迅速升格为国家大事,牵扯到大清朝廷和美国政府,又有被杨浩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给搅合进来的各国公使,想不闹大都难了。
处理起来也就格外的郑重。各国分别派出代表,组成一个临时监督团,从对周子清极其帮凶的看押开始,到法庭的筹备、律师的提名,一直到陪审团人员的选择,展开空前热闹的谈判争夺。
这可是漫长的冬季里最有意思的一件事了,杨浩更干脆让《国闻报》以号外的方式发出通告,并将其作为《中国高元一顿收拾后怀恨在心,但却得到李秉衡的帮助,打听到不少有关杨氏的消息。随后又经过一些热心的“朋友”牵线,认识了周子清。
作为这时代极少数了解外国和新闻媒体的青年,有日本留学背景,又有英国人举荐作保,周子清很容易进了《大清政报》的板子,捐了个候补知县的官衔儿,担任记者。
两人可谓一拍即合,急于报杀父之仇的周子清那里经得住康有为的蛊惑?在有朝廷大臣保证的前程待遇下,他下定决心出手,刺杀杨浩!
这件事两人都以为策划的极其周密,甚至见面说话都绝口不提一个杨字,而只以“那人”代替。
美租界传出枪声,随即全面戒严禁制出入的消息,很快传到英租界。
康有为心中大喜,不出意外的话,此事定然是成了。他二话不说,拿了行礼离开租界,然后乘坐早早预备下的马车朝南方狂奔。只要离开天津躲到上海租界去,或者乘船出洋,就算事情暴露,谁能奈何得他?
但马车才跑到通往保定的大道,被一伙突如其来的人劫下,为首者全然无视他拿出的官方凭证,森森然一笑:“先生托咱送你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康先生,黄泉路上请慢行,很快就有人来陪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