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六百九十章 动员令(上)

六百九十章 动员令(上)

赵珣看了看城中。

城中此时十分混乱,安远城很小,若不是郑朗有了准备,稍做扩大,将原本东南城门一些坊户重新圈了一个外城,圈进去,那么此刻安远城就扎成堆了。

再加上交趾军队突然到来,百姓担心害怕,人喊猪叫孩子哭,乱成一团。

他喊来一名指使:“刘校尉,城头上先交给你。”

说着下了城池,得立即将百姓安顿好,土兵与维持秩序的衙役抽调出来,才能形成一些战斗力,否则此刻城头上仅有三百来名兵士,守城会十分困难。

带着张知县,迅速安抚百姓。

好几万人,安抚不起来,赵珣喝道:“用衙役强行将百姓开片安住。”

只好动用粗暴手段,不然这么多人,这么多牲畜,任赵珣喝破坏喉咙,都听不清楚,而交趾人却在渐渐接近。

一队队衙役与渐渐抽出来的土兵对百姓进行着驱赶,终于百姓陆续分派在城中各坊,但还是很乱,不过道路让了出来,土兵也全部抽调出来。勉强的凑足近四五百兵士,人手还是不够的。

赵珣从怀中掏出郑朗给他的锦囊,交趾出兵,早被郑朗得知。交趾国家小,想动用数万大军,必须全国性的征调军队。动用水军,也必须征调全国的大型船只。

在交趾军队未发之前,不能将百姓安排到城中,那样会形成巨大的混乱,甚至有百姓产生怨言,私自出城,造成不必要的牺牲。财产可以损失,可百姓不能出现严重伤亡,那样,会使百姓对两广产生畏惧,不利于两广的开发。战争不是主要的手段。仅是打出一片和平天空的不得不为。两广开发才是主题。

郑朗又对赵珣做了嘱咐,若来的敌人多,拆开锦囊,不多。就不用拆。

来了多少敌人不得而知,但来安远城的敌船多达近百艘,不会少,于是赵珣将锦囊拆开。

看了看,对张知县说道:“去将各耆户长与峒主寨主一起集中。”

“喏,”张知县带着衙役下去,一会儿。一百多名耆户长与峒主寨主一起带来。

赵珣说道:“敌人来了,你们害不害怕?”

有的答不害怕,有的不答。答的人多是当地峒主寨主。赵珣此次很尽力,一为自己,二为回报郑朗的信任。对郑朗很感谢的,他不知道的是若没有郑朗,本来有着大好前途的他同样在定川寨一战中失败,被俘到西夏。从此再无消息。更不知道当地这些蛮人的强大,二十年后史上交趾入侵,钦廉二州仅有一万七千户。实际不止,但也不过两万余户。就是这两万余户,在少数汉人地主与各峒主寨主带领下,生生将两万自海上入侵的交趾正规军队击败,使得交趾不敢沿着海滨,自苏茂州进入如昔寨,再从如昔寨进入钦州,逼得将主力部队放在邕州地区。

他们配合郑朗工作,多少有些畏惧朝廷的大军,加上郑朗种种得人心的安抚手段。以及一个美好的前景,可骨子里依很强横的。

这也验证着郑朗的一句话,越落后越野蛮,如生女真人。越贫穷越狂野凶悍,若一些生蛮。

赵珣又说道:“对交趾人的侵犯,郑相公早就有了准备。包括安远城。你们不害怕,那就好办。现在交给你们两件事,宣示执中,宣示御史,使天下之人知陛下退大臣,不会以家事而以其职事,后来执政,也就不敢恤其家事而尽心于陛下职事。臣闻执中状奏,说是女使有过,决杖因风致死,而外议则说阿张杀死。臣再三思虑,就阿张下狱,让她自己承认非执中指挥,有司亦可结案。若让执中证辨,乃是为一婢子而令宰相下狱,国体亦似不便,所以不敢雷同。

赵抃火了,上奏道,臣近日累奏宰相陈执中之罪,朝廷还没判决呢,便听到知谏院范镇胡乱营救,这是什么道理。

两大言臣机构再次火拼。

以前是欧阳修对王拱臣,第二次是包拯对王举正,这是第三次大火拼。

吵着吵着,至于当事人陈执中本人,渐渐被两大言臣机构快要吵忘记了。

这一吵,使陈执中杀婢案轰动全国,不用邸报的,在南方就听到京城这一案件。

但就在两大言臣机构争吵时,赵祯下了一道旨书,让富弼为宣徽南院使判并州。实际赵祯也无奈,不用陈执中为首相,那么用谁来为首相呢?郑朗在南方抽不开身,难道用庞籍,或者用贾昌朝,那么郑朗在南方拼死拼活的,听到贾昌朝为首相,心中又怎么想?

所以先将富弼下放,看富弼的心态,若好,就用富弼替代陈执中。

当真如范镇所说的,三个婢女就不是人了,死了白了,为何郑朗在南方拼命地禁止奴隶买卖,为何一道捕奴令,还仅取奴隶止只五年部曲,给予一些待遇,却遭到许多言臣弹劾。

都是人。

陈执中这次的确做错了。

赵祯断定是错了,但不能让陈执中戴上这个罪名下放,因此为此案继续僵持不下。

听着两人的对话,郑朗扭过头说道:“若是我家中有人发生类似的事情,我早就将乌翅帽丢在中书,辞官回家,还有何脸面继续呆在中书。”

燕度吐了吐舌头。

然而郑朗也没有插手这件事,恶人自有恶人磨,很快一个恶人就要来到朝堂,折磨陈执中了。

忽然一行快马,飞奔而来,马扑到面前,让郑肃拦下,马上的人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郑相公,大事不好了,交趾,交趾入侵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