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一章 生与死,一线间
“何喜?”
“宴散之时,你便会喜。.51o.”
富弼只好不作声,看郑朗说出什么道道,能让他心情从忧变喜。
郑朗看着樊小娘,问:“月儿,来做什么?”
“楼中伙计问东床客如何接待,妾便来问你。”上次来了,樊家高兴,结果郑朗非得给钱,反而让郑朗破费。这次郑朗再度来,不知道怎么招待了。
“你尽管上你们樊楼拿手的菜,但那个缕金香药、绣花高饤八果垒、乐仙干果叉袋儿之类名贵的看菜,就不必破费了,还有,那些歌舞伎也不必让她们过来,你也不想我嗜好这个,”后一句是悄声在樊月儿耳边说的。
樊江月小俏脸一红,呐呐道:“妾不会气……气的。”
吩咐伙计上菜。
“月儿,你也坐下来。”
“妾不敢。”
“我酒量差,诸君当中多有喜欢豪饮之,你代我奉陪诸位兄长。”
吕公著不敢作声,这五人也没有意见,郑家小妾与别人家小妾不同的,那几乎等于是平妻,况且樊家也算一个有身份的人。当然,几人与郑朗关系不错,否则让樊月儿陪酒,失了体统,或者失去对樊月儿的尊重,将她当作一个妓看待。
富弼说道:“我酒量很不错的,樊小娘。”
“别要大意,”郑朗嘿然,以前不知道,来的次数多了。郑朗知道樊月儿的酒量。不过也难怪,她家就是酿酒的,一天酿造的酒数量惊人。小时候就偷吃过酒。在这种环境薰陶下,酒量怎能不大。
酒上来,连续几道菜上来。郑朗让樊月儿敬诸人一杯,这说起正事:“少了仲约。”
诸人心中一禀,仲约便是王素,郑朗刻意提到他,说明以后也是郑朗重改革的基石。但几个人还不知道这次聚会的意义。郑朗又说道:“先说法之败,之初,希文十条政,六条针对人事。于是我不喜之。希文兄用意虽好,想要改革,必须上上下下有一个清明的吏治环境。但为何申公用了一些官吏,你们清流多有不服,说他结党谋私?他用了几个官吏,你们自上到下……”
摇头。
郑朗不想提了,将人心比自心。如何不乱?
“申公与希文皆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说有容乃大过于空浮,人怎能不带一点私心呢?正是人人多少有些私心,于是天下熙熙攘攘,莫不为利争。我说的这个利不是钱。名位,权利,节操,或者功名,或者钱帛等等。你们争的正是节操二字。利者大者,一是官职,二是钱财。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士为侍讲、史馆检讨王洙,落侍讲、检讨,知濠州;江休复监蔡州税,王益柔监复州税,并落校理;降太常博士周起的儿周延隽为秘书丞,集贤校理、范仲淹的好朋友章岷通判江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状元公吕溱知楚州,殿中丞周延让监宿州税,馆校勘宋绶的儿宋敏求签署集庆军节度判官事,将作监丞徐绶监汝州叶县税。
好多好多**……
但问题不在于此,他们都是属于君党二级成员,本来有一个伊霍的公案没有弄清楚,又出来一个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驱为奴。让人怎么想?
范仲淹一看不妙,上书请罢参知政事,之所以保留此职,还要改革继续。赵祯犹豫不决,章得象暗中做了一个推手,说:“仲淹素有虚名,一旦准允罢相,恐天下以为陛下轻黜贤臣。不如赐诏不允,如果范仲淹有谢表,是故意欺诈陛下,乃可罢也。”
范仲淹见赵祯不同意,还留恋着政,于是半推半就的写了一个谢表……
悲催了,赵祯信章得象言,罢其参知政事。
章得象是外因,内因是赵祯。范仲淹本性不坏,道德君,但他这一面大旗竖着,他手下的小弟们就不会安稳。不但赵祯这样想,章得象也是这样想,他是一个喜静的大臣,早就看不惯法带来的混乱,这施了推手。
正好富弼从河北召还,右正言钱明逸进言:“富弼张纷忧,凡所推荐,多挟朋党,所爱者尽意主张,不附者力加排斥,倾朝共畏,与仲淹同。”
于是一道罢相。
因为君党多对付自己,陈执中对君党不满,与杜衍发生冲突,王拱辰、贾昌朝等人附和,推翻杜衍,出杜衍知兗州。
韩琦成了朝堂上君党真正的老大,可也成了一个光棍老大,三月也被贬出朝堂……
唯独与西夏议和让郑朗十分满意。没有郑朗在朝堂,几个大佬软乎乎的,允其西夏绢十万匹,银三万两,茶两万斤,回赐照旧,也就是二十万。比史上仅少了五万,赐元昊名曩霄,不是兀卒了。可后来元昊却将自己名字改成兀卒曩霄,继续做赵祯的爷爷……
赐其元昊国主,又有赐国主礼御衣、黄金带、银鞍勒马、银二万两、绢二万匹、茶三万斤。
这是让郑朗很不满的地方,但有一处很满意,史上议和后,两国不得收容对方百姓,或者让对方百姓进入彼境,因为自己提了反间计,赵祯没有说,估计元昊没有想到,他也想私盐,也想派斥候潜入宋境查看,于是皆没有提,这为以后操作留下极大的空间。
朝堂似乎再次陷入死气沉沉当中,生与死,在一线间……(未完待续)rq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就请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书。 如有章节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本月为您推荐唐家三少最新巨著《绝世唐门》
看最快更新,就来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