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五百十一章 逆天

五百十一章 逆天

郑朗讲了一会儒学,赵祯说道:“郑卿,用茶。”

吕夷简虽不错,确实国家产生诸多危机,步子走得小,于是用范仲淹,结果让他更失望。现在换了口味,郑朗治国,是用儒学治国,得了解郑朗的所谓儒学是什么。

郑朗也不客气,呷了一口茶,润润嗓子。

赵祯说道:“郑卿,你的儒学很新颖。”

是真的很新颖,几乎都将贾昌朝、曾公亮与丁度听傻了眼,不知辨是好还是不辨是好。

“陛下,儒学博大精深,臣很多地方还没有想明白。”

“你有没有在写那两本格物、算学?”

“我在写,不过仅写了一个大纲,交给我家中一个学生做注解,时间紧……”郑朗也无语,每天做那么多事,还要抽空来迩英阁替赵祯开讲,那有空?

“那个学生资质如何?”

“陛下,他只对格物产生兴趣,经义诗书皆不熟悉,也没有兴趣,仕途与他无缘了。”

“若他的格物学得好,朕无妨也会给他一个官职。”

“陛下,虽我对新政略有怀疑,陛下官爵不能再滥赏,不然冗官会越冗越多,这也是我朝最大的时弊。”

“再冗,有用的人还能不用吗?”赵祯站起来,看着外面,外面的牡丹开得正是鲜艳,娇媚大气,象一个个贵妇人,绽放在一片片碧绿的叶尖上。

“郑卿,陪我到外面赏赏花。”

“喏。”

两人来到这一丛姹紫嫣红的牡丹花前,赵祯说道:“郑卿,你进宫次数多,立的功劳大,为什么没有多少大臣与你发生矛盾?”

这是委婉的说法,为什么你最得我宠信,功劳又大,没有人想方设法抹黑你呢?

“臣不知。请陛下赐教。”

“你性子淡,对权位不是很在意,你不会为权位去招别人,招你的人也就变少了。”赵祯这是话中有话。又说道:“还有你几年后又有契丹一行,并且他们忙着呢。”

郑朗哭笑不得。

“你终是要开的,一旦你象这牡丹花一样灿烂的绽放,恐怕象现在这样安静,绝对不可能。人淡如菊,固然有君子作风,可有时不能淡得太过份。这也是你的中庸之道。”赵祯淡淡地说。

话中很有深意,朝党这帮人要么戾气冲天,要么贼黑贼黑的,郑朗多次提出,要回去侍候几个娘娘,被赵祯拒绝,就怕他弄得烦,一怒之下辞官返乡。这个问题就有些大了。未来朝堂交给谁,除了郑朗可信任外,他找啊找的。就没有找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他也在注意几位参知政事,奏折不决打到中宫唯有贾昌朝最多,吏治能力与敢做敢为,贾朝朝比这两人是差了一点。范仲淹打到中宫的几乎没有,郑朗有,很少。两人都在勤快的做事,可是郑朗每件事几乎都落实下去,不露山不露水,以至外面人认为郑朗没有作为。范仲淹继续轰轰烈烈,当然。他所图太大,才产生种种纠纷。这无妨,安静的做事固然喜欢,争吵的做事也可以,关健你得将事情做成。是成,不是做!

当然。他也不可能将未来交给郑朗一人,还在继续寻找,继续观察,可郑朗却是他未来重组朝堂最重要的人选。

“陛下,我还没有做好准备,一旦真正接过陛下信任的重担,为了陛下,我不会悲壮的死,而是要卑微的活。但这些牡丹花皆是为陛下所开……”

“朕卿,都是朕的花,难道朕还会吃苑中一株花的味?可朕要的是满园芬芳,而不是一枝独秀。”

都说到这份上,郑朗还能说什么呢?

事实赵祯继续给范仲淹时间,但越来越不耐烦。

水洛城继续在争吵,到最后累得新政失败,此事还没有罢休。

范仲淹隐隐觉得事情很不妙,对赵祯上书,将尹洙召回来京师,进入两制。主要就是尹洙呆在渭州,尹洙进入京城,在地方上也就没有人找刘沪麻烦,张岊仅是一个武将,没有士大夫参与,他还敢反天不成?水洛城之争便会告一段落。

两全其美的做法。

赵祉拒绝,尹洙不召亦不迁。

这次警告意味更加浓厚。

干嘛要召他回来,朕戏还没有看够呢。

范仲淹十分失望,要知道新政以来,赵祯那个玉玺几乎成了范仲淹的印人印章,为什么赵祯要拒绝?

郑朗觉得这条主意不错,想要帮助一下,可发生一件事,郑朗抽回来。

狄青弹劾陈执方与郭辅之,这两人皆有些能量的,居然很快得到消息,在南方也用快马递了一份奏折来京。反过来说狄青在剿匪时,多杀平民百姓邀功。他们是文臣出身,比狄青的奏折写得更出色,而且举了几十起实例,有人证有物证。

欧阳修看到这份奏折后弹劾狄青乃是武人,虽屡屡立功,不免有矫枉之心,应当让文臣节制,云云。

郑朗心中在冷笑,让文臣节制,怎么节制法?

一头关在笼子里的老虎还是老虎吗?若是没有狄青去桂阳,这次叛乱凭借杨畋慢慢磨,磨了六年才用委屈求全的办法,将匪患化解。

但陈郭二人奏折也有其事。

二月末的剿匪行动迅速,匪徒又多分散在各地,南方蛮人与中原人语言不通,难免会有一些无辜的百姓,或者与匪徒有牵连但不当死的百姓卷入其中。受害者不多,大约就这几十个人。让陈执方与郭辅之全部找出来,可别忘记了,此时南方民事的天下乃是这群文人的天下,狄青手中有兵,对地方上的百姓却不是很清楚。

于是说道:“陛下,南方是是非非不提,愿陛下速将狄青召回,以免文武分裂。”

本来想让狄青配合杜杞迅速将那个什么大唐国平灭的,现在收回主意。南方官场会更黑暗,天知道这群文人联合在一起,会做出什么事?况且这次目标也达到。狄青迅速大捷,许多青年将领得到培养,明白南方战事会有什么气候与环境。

还是让杜杞墨唧吧。不然事情再闹下去,自己不免会卷进去。使桂阳成为得象、晏殊与杜衍皆不说话。

范仲淹硬着头皮答道:“臣在边时,见好战者为党,而怯战者亦自为党,其在朝廷,邪正之党亦然,唯圣心所察,苟之朋党是为善,还是为害于国家?”

范仲淹逼得无奈,这时候君子是成了党羽之势,不承认也不行。

但一句出,几个宰执一个个脸色沉重,用狐疑的眼神盯着范仲淹看。

宋朝的建立正是建立在五十国基础上,而五代十国的成立正是因为唐朝瓦解导致。所以宋朝种种防范,全部针对唐朝时敝。藩镇割据,于是黜武重文,宦官专政,于是削减宦官数量,减裁宦官权利,还有朋党之争!

因此昔日只要吕夷简一提朋党,范仲淹等人一贬再贬,正是害怕继续产生朋党之争,祸害国家。

现在君子们有了朋党的嫌疑,但不能公开承认,更不能公开辨解。

老范在这时候有些傻,连朋党也要皇上忍受,也要皇上默认,那么还有什么事,你们这群人做不出来的?

郑朗心中也在叹息,老范,休要说赵祯做皇上,你这样玩,就是俺在做皇上,心中也不会不快啊。最苦逼的是你虽说得委婉,事情传出去,你手下那群戾气冲天的小弟会怎么样想?

若是以前还能做种种辨解,现在公开为朋党辨护,那真正成了顺昌逆亡,不,是真正的逆天而行!

此时,郑朗心中也多少有些不喜。

他已经准备狠扑欧阳修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