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新宋英烈 第八十四章 蜀地平

蜀地平

蜀地人称天府之国,素来物产丰饶。加之近四十年来,孟氏父子治理蜀地虽无显著政绩,但却一向平静安定,不似中原那般战乱频仍。是以此时的蜀地堪称物阜民丰,士绅百姓生活不但远比中原地区富裕,而且超过同样战乱不多的荆湖和南唐(江南)地区,甚至与幽云之战前数十年无大的战事,又经“清园”兄弟苦心经营多年的幽云十六州相比也不遑多让。因此,在伐蜀大军停驻成都,等待朝廷旨意的将近两个月里,无论是唐潮、程飞,亦或是穆特尔、辛飞宇,均十分重视军纪。不仅要求麾下各部约束所管兵将,严明军纪,未经许可不得得随意出入军营。而且还依照当年王崤峻在金陵城的作法,组织起多支军纪整肃行动队,于成都城内及周边村镇往来巡查,对那些破坏军纪、为非作歹的的周军兵将及蜀军散兵游勇严厉惩处,绝不姑息。

严厉的军法,铁面无私的军纪整肃行动队,再加上原本就军纪严明的“飞龙军”各部所起的带头作用,特别是几名“保安军”新兵因为以低价强买商家货物,被军纪整肃行动队当街就地正法后,近十万人的伐蜀大军在屯驻成都的两个月时间里,便再未出现过一起违犯军纪的案件,从而被蜀地百姓称为“仁军义师”,对其再无战争刚刚结束时的抵触、戒备、隔阂与不信任。而直到此时,唐潮、程飞等领兵主帅那颗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轻轻的松了一口气,毕竟,前世宋军只用两个月时间便攻占成都,却因为兵将们强取豪夺、敲诈勒索、掳掠无度而引起兵变民乱,不得不花将近两年时间去平息暴乱的教训他们是听七哥张维信详细讲述过的,兄弟四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重蹈前世宋军覆辙,让那一幕在这个时空中重演。

与此同时,唐潮还命孟昶亲书手谕,派遣多路使者晓谕蜀地西、南各军州,命其长官守将改旗异帜,并前来成都输诚请降。

建隆五年阴历五月十八,前去开封请罪的孟仁贽返回成都,随其一同前来的使者则带来了朝廷的旨意:

一,命孟昶及后蜀朝廷一众文臣武将即刻启程进京,面君请罪;

二,命穆特尔、辛飞宇率伐蜀大军主力护送后蜀君臣返京;

三,改蜀地为四川道,以唐潮为权四川道安抚置制使、程飞为权四川道安抚制置副使,领军三万(“飞龙军”五师十三团,骑兵、炮兵各一部,江防事、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左侍郎张维信亲近前往迎接,并于城郊玉津园设宴款待孟昶一行人。

第二天上午,伐蜀大军将士代表近万人于开封皇城外整齐列队。而由他们“护送”来京的孟昶与其胞弟孟仁贽、其子孟玄喆、孟玄屷、宰相李昊等三十三人素服至明德门外待罪。柴宗训下旨赦免后蜀一干人等,赐孟昶袭衣、冠带,并与王崤峻、张维信、徐绍安等掌权重臣一道于崇元殿召见了这三十三人。

随后,柴宗训在王崤峻、张维信、徐绍安等人的陪同下重登明德楼,检阅了皇城外的伐蜀大军代表,下旨赏赐参与此番伐蜀的所有周军将士,并对其中立有功勋者予以额外嘉奖。

三天后,建隆五年阴历五月二十,后周朝廷下旨,以孟昶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以孟昶长子孟玄喆为泰宁节度使、次子孟玄屷为左千牛卫上将军;以孟昶胞弟孟仁贽为右神武统军、孟仁裕为右监门卫上将军、孟仁操为左监门卫上将军;以李昊为工部尚书;以伊审徵为静难节度使;以欧阳炯为右散骑常侍。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