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悍吏
“……老贼何敢拟议国士!恨吾力劣,不能擒汝等。Www.Pinwenba.Com 吧我岂是汝屠酤儿辈,敢欲更相吏邪?”
这句破口大骂的言辞,就是原历史清河郡被窦建德所部攻破,被擒的杨善会拒绝窦建德的招揽、慷慨赴死前怒骂窦建德的言辞。且不论当时的杨善会是迂腐、还是忠贞,然就其壮怀激烈的表现上来说,亦可见其乃是一位十分倔强的刚烈之士。可是,现在的杨善会,却
仿佛‘纡尊降贵’似的前来营前求见徐世业了……
就是考虑到杨善会个性上偏于刚烈的个性,本来急于想要见到他、对他予以拉拢的徐世业,在派出了王德仁率军前去接应、协助平原通守杨元弘部及凌敬等以后,却反其道而行之的率护卫在他身周的二百铁骑头也不回的绕城打马而去。
会合了雄阔海所辖的陌刀军以后,徐世业也并不回头看一眼鄃县小城的就率部退离到了数里之外,才传令扎下了营寨,在等待其余诸将佐赶回来的同时,也准备就此宿营。
当然,杨善会即使是再倔强、再刚烈,对于正常的人情世故还是要讲的。其实,像杨善会这种秉性的人,还就是特别的注重这些涉及到脸面的事。因而,尚未等徐世业在鄃县西城外会合了雄阔海等退离,就早已经有杨善会所派之人前来延请前来救援之军的将领入城相见、酬谢救援之恩,并言‘清河郡丞扬大人会大开城门予以迎候’。
可是,听话听音的估计到杨善会暂时还不知道自身来龙去脉的徐世业,也只是显得十分淡薄的模棱两可的说到:“本属同源,些许微劳何足挂齿?鄃县刚刚经历了数日的血战,城中必然是百废待兴。我部就先退出数里在野外扎营、过宿吧!来日有暇,再与扬大人相见不迟。何况,我部尚有所属设伏于贼兵逃往清河的必经之路,亦尚需予以适当的接应。”
说完,徐世业也就挥了挥手、拨马而去,令本想还要开口挽留的来人也只好把想要说的话又回咽回了肚子里、无奈的上马返回了鄃县。
‘本属同源’?世上也不知道什么样的高明人物才能够剖析明白徐世业这句话中的含意?他又与杨善会的‘源’从何来?其实,徐世业也就是想用这种必然是会令杨善会云里雾里、不明所以的话语,来‘吊一吊’杨善会的‘胃口’,希冀杨善会能够主动的‘送上门来’。对于有救命大恩的人都不亲自前来叩谢,那杨善会岂不是就太不通情理了?
徐世业所怀有的目的,还真就因此而达到了!刚刚扎下营盘,徐世业尚未等到凌敬等的奏凯而还,却首先就等来了杨善会的‘亲自登门叩谢’。
当初徐世业等赶到战场之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分,现在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已经是暮霭开始降临的时刻。
然而,仅仅这一个多时辰的时光,徐世业率部投入尚不满万的军力,就横扫了超过己方军力两倍以上的窦建德部和赵君德部联军,也不得不说是在这个时代所创造出的一个奇迹。当然,这个其中亦不排除窦建德部和赵君德部联军的军事素养较差、而徐世业对所部军力的调度和使用相对比较合理等诸多的原因。
闻报连忙飞步赶到营前的徐世业,借着夜幕降临前残存的光线抬头望着明显是临时换上一件较干净的衣袍、洗了两把脸、但须髯纠结的憔悴面颊却仍然彰显出十分疲惫神色的杨善会,抢先含笑打着招呼感叹道:“自古忠贞多磨难。敬仁(杨善会字)大人为了家国百姓实是颇有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风啊!为守护一方平安而鏖兵疆场、血染征袍,敬仁大人之高风亮节令弘德倍感钦佩!”
君子、小人、忠贞之士、奸佞之徒、高居于庙堂之上者、游走天下的贩夫走卒……等等,没有一种人是不愿意听颂扬之词的!
带着几名侍从伫立在营门处的杨善会,听到急匆匆赶来的这名年轻将领开口就对他褒言有加,憔悴的面颊上也不免泛起了显得‘十分受用’的潮红。杨善会面色稍显尴尬、亦不乏疑惑的凝眉打量着徐世业赶忙抱拳说到:“杨善会鲁钝无能,无法拒贼于外、反被贼所乘,实是万分的惭愧!不知这位将军身属何方?缘何又能够对敬仁义薄云天的伸出援手?”
因徐世业的所属并未身着隋庭军旅的制式装束,杨善会此时明显是对徐世业所部的来历产生了不小的疑惑。
经过了长途的急行军后马上就加入了战场,使得现在的徐世业同样也是感到周身十分的乏累。因而,他也就没有太多的‘兴致’去同杨善会再打‘哑谜’,就边抱拳还礼、边直接开门见山的含笑说到:“敬仁大人当已经对本人及所属的来历有所估测。据实而言,本人徐世业现今的身份乃是瓦岗的麾下一名将领。然本人尚有一隐秘的身份,说予敬仁大人、当可释敬仁大人心中‘弘德率部功悍同源’之疑……”
说到此的徐世业,显得有些神秘的又上前了两步靠近杨善会,压低了嗓音向一脸惊疑之色的杨善会接着说到:“本人另一宗身份乃是已故大隋卫王杨公的隔世弟子、现被贬卫王杨公的‘半子’之身。因朝廷势颓、局面堪忧,故而本人与家兄才暂栖身于瓦岗,以图积蓄实力、为匡扶大隋略尽自身之微薄心力。”
“哦,将军、将军所谋、所谋实是深远……”语音滞涩的杨善会,紧紧蹙起了眉头,不置可否的沉吟着说到。
“呵、呵!敬仁大人鞍马劳顿、风餐露宿的已经鏖战了多日,必已身心疲乏难耐;其中知内情说起来也未免过分繁臃。敬仁大人何不随本人先行入营慢慢叙谈?另,本人之所属亦在前往清河的必经之路大青山设下了埋伏。敬仁大人亦可同本人一同坐以叙谈,等待着本人之所属、及平原之扬大人等奏凯而还。呵、呵!敬仁大人请!”
已经有些不耐迎着阴冷的寒风久站的徐世业,轻笑着岔开话题、束手向杨善会延请到……
夜幕已经已经降临,稀稀落落的星辰升起在幽深的天际。
伴随着由远及近‘踢踢踏踏’杂乱无章的密集脚步声、‘叮叮当当’刺耳的兵器碰撞声、以及连成片的粗重喘息声……等等,窦建德部和赵君德部联军残部部众,狼狈不堪、丢盔卸甲的奔逃在返回清河郡的路途之上。在暮霭之中,影影绰绰间就恍若像是一群被猛兽给惊了群的大型草食类动物,均只是‘保命要紧’的撒开四蹄、闷着头、深一脚浅一脚的落荒而逃……
还别说,败逃中的窦建德部和赵君德部联军,还是要较其他遇胜势则一拥而上、遇败局则各自亡命的反隋豪强部众在整体的军旅意识上要强上许多:其一是败逃中的军卒还知道尽可能的去予以‘归建’,其二则是身为将领着还能够做到撤军在后。
就是由于两名当年就跟随着孙安祖(早已经丧命)和窦建德纵横河北的骁将殷秋和石瓒、能够在兵败撤军之后出现在后队约束部众、并进行了相应的阻击,所谓‘压力使然、亡命者总要比追杀者跑得快’,才使得窦建德部和赵君德部联军尚余一半以上的万余残部得以保全、暂时摆脱了背后追兵的追杀。
然而,虽然暂时摆脱了追兵的追杀,但在夜幕降临前、余光尚存的时刻,身居于撤军后队的殷秋和石瓒却曾远远地观瞧到:平原通守杨元弘所部与另外一支不知来路的军旅尚还在远远的坠在后面,仿佛像是怀有着不把他们这支败兵给追到天涯海角、诛杀干净决不罢休的决心也似的。
因而,追兵的这种显得有些‘怪异’的行径,也引起了殷秋和石瓒高度的警觉之心,使得二人在催促残部加快奔逃速度、不敢停下来歇息片刻的同时,也不敢轻离后队半步的时刻防备着追兵会猛然间发起突击。
败兵跑得再快、靠了也仅是两条腿,殷秋和石瓒是在担心在鄃县城下出现的铁骑会突然追杀上来。如果铁骑也随后追杀上来,二人率领的这些丢盔卸甲、逃得几近脱力的残兵是绝对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其实,宛若惊弓之鸟的殷秋和石瓒也是有些担心过了头儿!二人哪里知道?徐世业麾下目前也就仅有那三百‘宝贝’铁骑,他还舍不得在这种对战局起不到太大作用的追击过程中去无谓的消耗哪!
同样,也因为殷秋和石瓒还颇能尽忠职守的履行他们身为统军将领的责任,才使得二人反而在无意中意外的保全了自身的性命!
窦建德部和赵君德部联军残部的部众在个个均是气喘如牛的亡命奔逃中,逐渐的进入了返回清河的必经之路:大青山的山间狭道。
大青山的山间狭道,蔓延十几里的地貌状况乃是狭道两侧均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峦。不过,地处于河北平原上,也绝少存在那种仅能够供单人攀登的险峻栈道。大青山的狭道,也只是起伏的坡度较大、两侧均是丘陵、山峦而已。实际上,狭道除了极其的凸凹不平以外,宽度还是可以的,尚可容下数乘的并辔而行。
对于大青山的山间狭道这条清河通往鄃县的毕竟之路,这些败逃的窦建德部和赵君德部联军残部部众其实已经途径过一次。甚至,其中尚有不少的部众还因为是本地人而十分熟悉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