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之初
其实,双方目前即使是在虎牢关下打得再‘热闹’、再惨烈,也仅仅是此时恍若已经被徐世业所隐隐遥控的瓦岗大军、所实施的战略进攻的一个‘幌子’而已。Www.Pinwenba.Com 吧而瓦岗的真正战略目的,此刻则也已经悄悄的秘密开始实施……
事实上乃是前往荥阳面见大首领翟让、通报他从徐世业给他的密信中剽窃而来的瓦岗大军下一步进军战略的李密,从荥阳返回来以后,马上就对全军重新进行了战术布置。
李密首先委托瓦岗的首席大将单雄信来暂摄军务,并由单雄信统率着瓦岗大军随后就对虎牢关的隋军展开猛烈的进攻。李密还特别的交代单雄信:一定要不计消耗的对虎牢关的裴仁基所部隋军昼夜不停的展开全面攻击,借以扰乱隋军的视线、掩护由他李密所统率的精兵前往偷袭兴洛仓的军事行动。
据实说来,其实李密个人的统军能力、战术素养也确实堪称上乘。为了保证行动的隐秘性,向单雄信等认真交代完的李密,他本人也就仅带着柴孝和和世责力、在蔡建德所统率的李密一千亲兵铁骑保护下,趁夜秘密的就赶往了康城。李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因虎牢关前的瓦岗军调动过大而引起虎牢关守军的注意,他是在尽可能的保证偷袭兴洛仓行动的隐秘性。
李密之所以赶往康城,乃是想要前去会合恍若瓦岗军伸出的一支‘战略触角’的瓦岗军谢映登所部。按照李密的计划,他准备从谢映登所部的万余部曲中精选出数千后,由他统率着直接从康城出发,从阳城的北部绕过,再翻越过方山突袭罗口,继而就可从罗口偷袭洛口仓。而剩余的谢映登所部部曲,则还要留在康城作为疑兵。
李密所选择的这条进军路线,实际上需要绕行大约三百余里,所经过之地均是边远山区的小县、小城,基本上不用担心会暴露行踪和动向,乃是偷袭兴洛仓的一条最佳进军路线。李密所采取的偷袭兴洛仓的进军方式,几乎是与原历史‘换汤不换药’的分毫不差,也仅仅是早实施了几个月而已。可想而知,成功的可能性也必然极大。
作为乱世年间所崛起的各路豪强,实力就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没有了实力,也就必然是会应了那句话:落佩的凤凰不如鸡。
事实上也就仅是带着为数不多的残兵前来荥阳投奔瓦岗的李文相,之前就连与他原本就是故人的翟摩侯都不愿意搭理他,就更别说其他的人还会坚持为他报仇、追究徐世业了。因而,所谓‘擅自攻打友军’的罪名,也仅仅是李密寻觅到的其中一个口实而已。而对于本就是粗人一个的大首领翟让来说,徐世业能够给瓦岗多占地盘,他反而还会十分愿意乐观其成。
故而,在李密前往荥阳之时,他也就仅是向翟让随口带过了一句,原本要对徐世业予以问罪的事也就随即不了了之。同时,李密仿佛像是心中有所歉疚,因而而也做出了一个对徐世业‘投桃报李’的姿态,那就是他建议翟让:瓦岗逐渐势大、总寨的多项事务繁臃缺人主理,莫不如把翟弘和区儒信两位河北道副总管调回委以重任。
对李密几乎是言听计从的翟让,自然也就毫不迟疑的接受了李密的建议。至于李密是否是因徐氏兄弟显现出来的逐渐强势,使得他生出了尽可能的予以拉拢、进而引为以后取代翟让的臂助之心?自然是也不能加以排除。
反正自这场仿佛‘雷声大、雨点小’的风波消弭得无声无息之后,坐镇大后方、给徐世业这个弟弟的宏图霸业提供了无私支持的徐世绩,耳根子也从此清净了许多。同样也是自此以后,徐世业这个人也变成了李密心中的最大郁结,令他寝食难安、夜梦惊惧……
因徐世业一封密信的发出,围绕在黄河以南的中原大地中腹地域又将掀起滔天巨澜的同时,也同样处使着来到这个时代就没间断过‘折腾’的徐世业,更加感觉到时间紧迫的加快了扩充实力的步伐……
回到魏郡,因使不惯这个时代的书写工具:笔、墨。另一方面也是怀有着为了显示自己对麾下的这些‘一个赛一个精明’的诸人毫无任何的隔阂之心,甚至还是当着他并不太了解的魏郡太守崔世高的面,徐世业在众人的议论稍停之后,马上就仿佛显得十分心急的笑着向杜如晦说到:
“玄龄先生一路太过劳顿,弘德就只好偏劳克明先生了!克明先生代弘德速给汲郡的杨先生书写一封书信,让杨先生近期要多多的联络很快就将成为孤军的虎牢众将。
克明先生切记!殒命于瓦岗之手的隋将贾务本之子贾润浦,乃是裴仁基麾下的智囊。克明先生要叮嘱杨先生亦不要忘记了去信说服贾润浦,让其从旁多向裴老将军进言。想来,因其父命丧于总寨之手,贾润浦必会相应的青睐于我等。”
身边多出来一位愿意说话的才高之人房玄龄,还确实是让徐世业少费了不少的口舌去编‘瞎话儿’。甚至,徐世业现在都在心里暗自赞赏着房玄龄‘不是一般的可爱’!
当一而再的表现出来‘强烈的求知欲’的崔世高脸上又露出了一丝疑惑的表情、张口欲问之时,不让他动笔、他就‘闲不住’动口的房玄龄,马上就操着因疲劳而稍显有些嘶哑的嗓音笑着向崔世高解释到:
“呵、呵!弘德将军确是玄龄此生所仅见的最有心计的少年之人哪!世人均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弘德将军则是:大业未展、细作密布。天下各方势力的一举一动、天下有何才略不凡之士,此前几乎已经无不被弘德将军给秘密侦知矣!
如此的未雨绸缪,安能不令对手生出万分的惊惧之心?惊则失措。如思成为弘德将军之对手,首先则必要有一颗恍若‘裸身置于街市而面无愧色’的强韧之心哪!呵、呵!
崔大人如不信,自可向弘德将军询之,其必是对宛若‘中原第一家’的你崔家的境况了若指掌。”
什么叫言多有失?机敏、诡诈如房玄龄者,同样也会因话多而顾此失彼。现在,他就把徐世业给‘挤兑’到了墙角!徐世业根本就是对博陵崔氏只是有个大概的了解、并不知道其内部的具体状况,诸如当代家主是谁、子孙后裔都有多少、财富的多寡、家族势力的控制范围……等等。
已经没心思和时间在心里暗自咀咒房玄龄的徐世业,此时不得不抢先马上就接话遮掩,以免崔世高好奇的向他追问时、他会答得‘驴唇不对马嘴’的‘丢大人’:
“崔大人莫要听玄龄先生过分的渲染。弘德也仅知崔家乃是源自于数千年以前的姜姓,乃是太公吕望(姜子牙)的苗裔。绵延至今,乃是以博陵、清河为主脉;其余如郑州、鄢陵、齐州、青州等,尚有分支无数。崔家延续至今,已经有二十几位杰出的前辈成为国之柱石的一朝宰辅……
只是,弘德却对稍逊于崔家的李氏过往不甚了了,崔大人可知太原李氏是否是陇西李氏的直系遗脉?”
只知崔氏以往的大概情况、不知崔氏目前具体细节的徐世业,只能是以崔是往昔的辉煌来适当的加以掩饰。继而,徐世业也就话锋一转、明知故问的马上就转移话题。
“哦,李氏实乃是陇西李氏的直系遗脉。现在的唐公李渊,可追溯到最近之远祖乃是十六国之时的西凉国开国之主李暠……”点了点头的崔世高,表情还是有些疑惑、仿佛意犹未尽的答到。
崔世高的一再‘刨根问底’,也不难令人联想到:在此天下大局乱象丛生、已经显露出改朝换代征兆的时期,身为崔世家族一员的崔世高,也难说不是怀有着为其家族寻觅靠山、甚至‘打手’之心。
……
鉴于局势又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徐世业也就并没有着急返回邯郸、而是暂时留在了魏郡。他是想抓紧时间的协助李靖、窦琮、盛彦师等尽快的调整、整编好部曲,随后就向北挺进、开赴邯郸,准备视河北的局势演变继续的挟军北上。
目前,屯扎在魏郡的徐世业麾下新、旧部属已经猛增到了三万有余。这其中,除了分别由李靖、窦琮、盛彦师所辖的近万五原有部曲以外,又新整加了由张升所统辖的淘汰去老弱病残的数千‘山贼’、‘水盗’旧部以及一部分原魏郡郡兵。
而也就在仅仅驻军在魏郡这不足一月的时光,则又有上万‘择优录取’的轻壮投入了军中。由此,亦可见目前河北的兵员之多。这才刚仅仅进入河北的南部边缘,投军的平民百姓、散兵游勇就已经开始大量的涌了上来。
考虑到有人才会有实力这条颠覆不破的真理,现在本不具备大量安置流民条件的徐世业,在这种状态下也就不得不尽可能的开始适当的加以安置。无论是被淘汰下来的王德仁和张升的‘山贼’、‘水盗’旧部,还是投军落选的平民百姓、散兵游勇,只要是愿意留下来的,徐世业都委托房玄龄和杜如晦暂时协助太守崔世高予以了赈济、并开始组织进行安置。
其实,安置流民的办法也无外乎是老一套:屯田。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十分简单、早就有成功经验、为官为吏者大多都熟知的办法,可能现在在整个中原大地也是徐世业首次的开始实施。
无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世上又能有几人能够做到?就看现在崔世高、房玄龄、杜如晦几乎是动员了魏郡上上下下所有的掾吏和衙役,同样还是要忙得昏天黑地、不分昼夜的状态,就不难想象那位作威作福的地方主官会‘自找不自在’去管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这种事,如果受到猜忌和诽谤,还会被朝廷怀疑有‘聚众谋反’之嫌。
好在在任何乱世都会有这样一宗好处:荒芜、废弃的土地无数。因而,在马上就将进入冬季的现在,只要适当的加以翻耕,现在还正是播种‘冬麦’的季节。故而,把这些流民组织起来,适当的拨付一些口粮、种子,搭建上简陋的居处,马上就可以进入‘屯田’的正式实施阶段。
任何事都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就是因为现在就可以开始实施‘屯田’,才使等崔世高、房玄龄、杜如晦等,在徐世业‘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支招’下,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