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国云烟之坑隋 第七十章 练军修身

练军修身

处于惆怅、迷茫间的徐世业,不知不觉间已经兜臀轻轻的把窦线娘曲线玲珑的娇躯抱起、坐到了一个矮墩上,一贯跳脱、刁蛮的窦线娘,此时则恍若一只乖顺的小猫一样、吐气如兰的蜷伏在了徐世业的怀里……

俯首轻吻、摩挲着滑腻、滚烫的嫩颊,因之前的怅惘,徐世业不禁有些与这种旖旎的氛围不合时宜的又联想到:

随着瓦岗西进大军同隋庭河南招讨大使裴仁基相持于虎牢关之下的僵持不下,虽然整个中原大地还是处于烽火连天、豪强频起的状态,但伴随着隋庭老将杨义臣一举消灭了拥兵十多万的高士达、张金称两部实力最大的反隋豪强,大隋朝的天下也就恍若‘回光返照’一样的,仿佛已经出现了扭转颓势的曙光……

进入大业十二年的下半年以后,由于受到隋庭老将杨义臣所取得的河北平叛巨大胜利的震慑,也使得天下各路反隋豪强因畏惧之心而恍若进入了‘休眠状态’似的,大多都暂时开始雌伏起来、潜藏在暗中在悄悄地积蓄实力、筹谋着更大的波澜。Www.Pinwenba.Com 吧因而,在大业十二年下半年——大业十三年初这段时间里,天下大局可以说是相对比较平静、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时间段。

记忆中明了这个时间段情况的他徐世业,却不能有有像天下反隋群豪一样‘先歇口气儿、养足了力气再闹’的好心情,他必须要利用这个相对的‘休止’时间段,尽可能的增强自身的实力、尽力的拓展可控制的势力范围。因为他知道,半年之后,不仅是窦佳德会收拢起了高士达、张金称的旧部在河北陡然崛起;而他未来最大对手‘太原李氏’,亦会强势的从晋北起兵。

按照徐世业的预想,估计现在隋庭老将杨义臣在河北对高士达、张金称的清剿已经进入了尾声。而先期声势浩大、风头强劲的瓦岗,也因被裴仁基阻截在虎牢关下而势头锐减。至于徐世业他自己恍若‘换汤不换药’的轻取了对隋庭来说价值并不太大的长平郡,应该也并不会引起隋庭太大的注意。

因而,接下来隋庭的清剿重点就会把目光投注在江淮、荆襄、及江南上。而为隋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将杨义臣,亦将会被调回隋庭的临时朝廷所在地江都;杨义臣麾下所拥有的重兵,随之也将会被大部分遣散。

而到了这个时候,也就将是上天赐予他徐世业的大好时机!他也就将为逐鹿天下去走出最为关键的一步:北上经略河北。徐世业在心里默默的按时间来估算,预计上天还会留给他两、三个月的时间去准备。而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徐世业必须要做的,不禁是要把麾下的所属军旅休整、编练好巩固现有的实力基础,亦要通过休整、编练来尽可能的加强所属军旅的战力;而且徐世业还要做好‘只要开战、就要以最快的进军速度坚持不懈的向北打下去’的准备,绝不能中途稍有停滞。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李唐’崛起之后,赚足与之一争的实力本钱。

因而,随后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也将是决定着徐世业自身未来命运的最为关键的时间段。真正的说起来,别人潜藏,他却必须要趁机开始强力的进军;仅仅才半年多的时间需要他去做的太多、太多,要求他必需心无旁骛的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起来……

从攻取长平的隔日起,徐世业则就又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为接下来的进一步有所拓展而进行着精心的准备……

首先,徐世业派人给兄长徐世绩送去了已经攻取长平的报捷文书,附言让徐世绩酌情予以向总寨上报。

无论是军务和政务,为吏、为将者最为忌讳的就是‘隔着锅台上炕’。何况,徐世绩还不仅仅是徐世业的上官主将,而且还是徐世业的嫡亲兄长;在如何面对瓦岗总寨这个问题上,徐世业也必需要尽可能的避免出头,以免引起总寨的注意和猜忌。因而,他也就把这颗稍显有些‘烫手的山芋’甩给了兄长徐世绩,让徐世绩去相应的同瓦岗总寨解说。

自然,考虑到初入长平暂时还不能同司马长安闹翻、当以维持平稳过渡为主。徐世业也在给徐世绩的附信中,亦委托徐世绩向总寨报请委任司马长安出任‘长平总管’这个职衔。徐世业这样做,是坚决的奉行了‘嘴上说的是一套、实际做的又是一套’的原则。甭管瓦岗总寨委任你司马长安这个‘长平总管’官衔有多大,长平的一切还是要听他徐世业的。

同样,出于为下一步实施北上战略的考虑,徐世业也委托徐世绩尽可能的从现在开始就为他筹措、准备军卒冬季野外征战所必备的取暖物资。别人在悠哉悠哉的‘猫冬’,徐世业却已经下决心把自身投入到北方冬季的征战中去。就是这样,徐世业尚感到时间有些太过于的紧迫。

为了要等待老将杨义臣被调回隋庭,徐世业还不可能提前发动经略北方的征战。因而,实际上真正留给徐世业拿下北方的时间,其实也就仅剩下大业十二年的秋、冬两季这段时间。算一算,等待中准备的时间,其实还不足半年。

同样也是因为时间紧迫的原因,徐世业也委托凌敬加强了对河北、乃至山东细作的侦缉力度,要求凌敬全面的监控住北方的局势变化,不要放过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徐世业是准备:只要杨义臣被逼从河内一动身回返江都的临时隋庭,他就马上展开大规模的北上行动。然而,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随后不久之后的事态发展,则更加的令徐世业感到十分棘手、进退两难了……

长平的一切,现在还都在按照着预先的筹划按部就班的运行着……

暂时出任长平郡丞、郡尉双衔的盛彦师,从府衙、及民间遴选了十几名务实、能干的人员出任了他的佐吏,马上就开始了整军和肃政的事宜。盛彦师首先把肃政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事宜委托给了遴选出来的佐吏去做,而他自己则把重点投入到了对原李士才麾下的七、八千兵丁的整编中。

七、八千的杂乱兵丁,经过了盛彦师所亲自担纲的一番精心筛选,也仅仅才筛选出来可用之兵不足五千,几乎是相当于淘汰了一半儿左右。全面的筛选完毕,更为细致、繁臃的安排事宜才算刚刚开始,接下来,盛彦师将会更加日以继夜的不间断忙碌……。

淘汰下来的三千余兵丁,盛彦师马上也就安排佐吏组织这些人开始实施‘屯田’。由于战乱不断的影响,此时被百姓视如命根子的荒芜土地比比皆是,而且现在还正好赶上季节适宜,荒芜的土地被重新平整、开垦出来,再种植上谷物,待到收成季节,这些被淘汰下来的兵丁不仅可以自给自足的不再消耗已经十分匮乏的府库仓廪的粮食,尚会有所上缴。

而对于留下来的兵丁,盛彦师则首先挑选出了了几百名特别精壮的补充给了雄阔海的铁骑。作为一方反隋豪强的李士才麾下的军旅,即使是再战力低下、破烂不堪,事实上几百匹战马还是有的;只是被暴殄天物的给挪作了杂用,并没有组成一支行动迅捷、突击犀利的专用铁骑而已。因而,经过了补充的雄阔海所统领的麾下铁骑,现在已经达到了八百之数。

所谓‘穷庙富和尚’就是这个道理。以劫夺、抢掠为主的李士才所部、亦包括现存的大部分反隋豪强,其各自存有的财帛、物资等‘家底儿’,其实都不在少数。

举一个人所共知的例子:东汉末年兵败之后的袁术,败逃途中‘喝蜜水没有、只能是有血水喝’。但就金银器物、财帛等这些无法用来果腹、止渴之物来说,他却可以因嫌奔逃时累赘而随处皆扔。古今同理,其余亦然。

接着,盛彦师也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对剩余的四千多兵丁的编练过程之中,开始了为组建一支步、车结合的步卒军旅的大练军。所谓人尽其才,就是因为徐世业看到盛彦师在组建、指挥车阵上造诣颇深,故而才委托盛彦师就像‘动大手术’似的,在把原李士才麾下的兵丁经过了一番严格的筛选以后,实施了全面的职能‘大转型’。

由于这个时代毕竟冶铁技术还十分的落后,考虑到制作全铁型战车耗铁量过大、且因无机械动力而还过于笨重。徐世业就建议盛彦师:在制作他精研多年的战车时,在主体以硬木为主的情况下,前部、及连接处等适当的裹铁,借以增加战车的使用强度。同时,要在各个战车上预设上连接的钩挂、铁环,可以使锁成车阵以后更加的坚固。

在战车的结构设计及实用性上,有着超前理念的徐世业自然是可以给盛彦师提供一些中肯、合理的建议。但在战车的使用及战术运用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徐世业,却根本对这种在现代早已经淘汰了的军种没有任何的了解。因而,他自然是不能再去指手画脚的不懂装懂,就完全的委托盛彦师去自行组织编练。

而现在的徐世业自己,则除面面俱到的忙碌于长平的日常事务以外,有‘美女师傅’窦线娘持之以恒的监督,则更是坚持不惰的刻苦修炼起本身的技艺水平,为迎接着以后可能会亲历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最为时髦的、他的‘处女之作’单打独斗、显示为将者的绝对武力做着准备……。

自彼此之间都完全的敞开心扉、揭下去了少年男女之间忌讳的那层‘窗户纸’以后,窦线娘自然是对督促徐世业的练功更加的精心、勤奋,甚至有时还振振有词的教诲着徐世业:“线娘此身已属弘德,对了,还有弘德你那个菲儿。不把艺业练好,如果战场上出现点儿什么差池,弘德你还让不让线娘和你那个菲儿活了?为了线娘和你那个菲儿……”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