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兼枢密使,进封庆国公。《徽宗实录》修成,又被升为少保,加封冀国公。先前,莫将、韩恕出使金,被拘于涿州。此时,兀术有意求和,把他们放回。秦桧又上奏派刘光远、曹勋使金,又以魏良臣为通问使。不久,魏良臣同金使萧毅等来,商议双方以淮水为界,让宋割唐、邓二州。不久,又派何铸报聘,答应金的条件。
十月,兴岳飞冤狱。秦桧让谏官万俟卨(xiè)弹劾岳飞,张俊又诬告岳飞部将张宪谋反,于是岳飞及儿子岳云都被送到大理寺,命御史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审问他们。十一月,李光被贬到藤州,范同罢去参知政事。范同虽附会和议,因他独自奏事,遭秦桧忌恨。十二月,杀岳飞。秦桧因岳飞多次说和议失计,并曾奏请立太子,这都和秦桧相悖,故秦桧定要杀他。何铸、周三畏开始审问时,岳飞久不伏罪;万俟卨参加审问后,才定案。诬称岳飞曾自言“己与太祖皆三十岁任节度使”这样的话,是谩侮皇上,又有受诏不救淮西之罪,被赐死狱中。他儿子岳云及张宪被杀于都市。天下认为他们冤枉,听到的人都流泪。岳飞之死,张俊也参与其中,这些话在《岳飞传》中。
绍兴十二年(1142),胡铨又被贬到新州。八月,徽宗及显肃、懿节二灵柩至行在。太后还慈宁宫。九月,加秦桧为太师,进封魏国公。十月,进封秦、魏两国公。秦桧因封两国公与蔡京、童贯相同,请求改封他母亲为秦、魏国夫人。他儿子秦火喜考中进士,馆客何溥赴尚书省,他们都考试第一。秦火喜本是王日奂的庶子,秦桧妻是王日奂妹,无子,王日奂之妻显贵而妒忌,秦桧在金国时,以火喜为秦桧后代。秦桧回来,他家带火喜来见,秦桧很高兴。秦桧庆幸和议又成,更恨先前的异己分子。先是,贬赵鼎于潮州,王庶于道州,胡铨于新州。此时,他们遇赦也永不再用。曾开、李弥逊都被罢。张俊本助和议,但他居位一年多也无离开之意,秦桧就指使江邈弹劾他,罢他官。
绍兴十三年,庆贺瑞雪,贺雪从秦桧开始。庆贺没出现日食,此后多写不见日食。彗星常出现,选人康倬上书说彗星出现不值得害怕,秦桧大喜,特改他为京官。楚州奏盐城县海水清澈,秦桧请求庆贺,皇上不许。知虔州薛弼说木头内有文字曰“天下太平年”,下诏交付史馆。于是开始粉饰太平,如各地推举贤能、天下百官躬耕之礼等又不断隆重举行,为苟安余杭之计,从此不再巡视江上,而祥瑞的奏报每天都有。
洪皓从金回国,颇有名节,因他传达金帅室睰的话,直翰苑不到一个月就被逐去。室睰,是粘罕的心腹。最初,粘罕军至淮上,秦桧曾替他草拟檄文,被室睰看见,故趁洪皓归来给他捎信。秦桧以为士大夫没有知道他的所作所为的,听到洪皓的话,深为不满,于是令李文会论奏他。胡舜陟以取笑朝政罪下狱死,张九成以鼓动浮言罪被贬,并牵连僧宗杲,被编配到边远地区,都是因言语冒犯秦桧所致。张邵也因与秦桧说金人有归钦宗及诸王后妃之意而获罪,被责为宫祠官。绍兴十四年(1144),贬黄龟年,因他从前议论过秦桧。闽、浙发生大水灾,右武大夫白锷因说“燮理乖谬”的话,被刺配到万安军。太学生张伯麟曾题壁说:“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的父亲吗?”被杖脊刺配到吉阳军。宿将解潜罢官闲居,辛永宗被调到外郡,都因不附会和议而致,解潜被流放到南安死去,辛永宗被安置在肇庆死去。赵鼎、李光都被再次流放到海岛。对洪皓之罪,白锷加以传播,李光在藤州加以附和并有讽刺秦桧的地方,被守臣告发。
原先,吏部尚书吴表臣、礼部尚书苏符等七人论礼与秦桧不合,于是吴表臣等因讨论不详、怀奸附合赵鼎都被罢官。开始,秦桧对皇上说:赵鼎想立皇太子,是认为陛下始终无子,应该等自己有子后再立太子。就怂恿御史中丞詹大方弹劾赵鼎邪谋密计,深不可测,与范冲等都怀异心,以邀功求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