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说三苏,小妹聪明胜丈夫。三难新郎真异事,一门秀气世间无。”
再说姓苏轼和王安石,王安石一开始很看重苏轼的文才。有一次王安石因作《字说》,一字解作一义。偶论东坡的坡字,从土从皮,谓坡乃土之皮。东坡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乃水之骨也。”一日,王安石又论及鲵字,从鱼从儿,合是鱼子;四马曰驷,天虫为蚕,古人制字,定非无义。东坡拱手进言:“鸠字九鸟,可知有故?”王安石信以为真,欣然请教。东坡笑道:“《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王安石默然,恶其轻薄,左迁他为湖州刺史。
还有一次苏轼在王安石是书房里看见一方绿色端砚,甚有神采。砚上余墨未干。方欲掩盖,忽见砚匣下露出些纸角儿。东坡扶起砚匣,乃是一方素笺,叠做两摺。取而观之,原来是两句未完的诗稿,题是《咏菊)。东坡笑着念了一遍,“呀,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乱道。”这两句诗怎么样写?“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为何说这两句诗是乱道?一年四季,风各有名: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和、薰、金、朔四样风配着四时。这诗首句说西风,西方属金,金风乃秋令也。那金风一起,梧叶飘黄,群芳零落。巨对的第三联是:“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但是第一联至今还是绝对,当世的高手不妨一试。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