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妃穿不可:帝王情 第六章 正是恩宠承蒙时

正是恩宠承蒙时

自从那夜见过王爷之后,妙筠一直心神不宁,她不是想着灵靖王知晓她的身份,而是宫女所提的“李采女”之事一直萦绕心头,到底李采女是何许人也?

虽依旧每日尽力迎奉着陛下,可这份忐忑,终让她面色都有些古怪。Www.Pinwenba.Com 吧也是那个皇帝的心思不曾放在一个她身上,否则乐子就大了。

总是天意弄人,多日之后,天气极好,阳光暖得熏醉了人。那个坐拥天下的男人,竟也有了兴致——游园。这下真让夏妙筠有些慌神,她还没有准备好,若是碰上怡妃,让她认出来可如何是好?妙筠只能跟着众人,走在队伍的后面。

于是在浏览到畅春园的时候,竟连皇帝也有些疑惑,那个和自己聊得来的、日日耍尽手段逗自己开心、让自己顺心的可人儿,去了哪里?眉头轻皱,心思灵巧的秉笔太监马上发现端倪,和身边小太监耳语几句,夏妙筠便被唤到近前。

妙筠对着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眼睛,紧张得双手在袖中环扣在一起,眼神不敢直视他脚下,在两旁草地上乱晃。也许人在这时候都会犯错,只是有的能把它的程度控制到最微小:“奴才,有些难受。”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奴才的难受与皇上何干?再受宠的奴才也是奴才。

皇帝并没有说什么,甩开袖子,整整衣裳离开了。谁都能看出来,他生气了,对一个摆不清位置的奴才生气了。这一刻没有人再来对她说什么,这就是深宫,人情冷暖。但她开心,提步跟在最后。这样也就不会被那个女人注意到了吧。

队伍停在白水桥上,原因是对面来了一大群人,一群宫妇簇拥着一身淡鹅黄罗裙的女人,裙上绣几树菊花,边沿一围白丝带,给人种清新不失高雅的感觉。皇帝面容中带上几分情意,近前几步。正托起请安做到一半的这美人。

“爱妃,怎么也不多穿点?”

那美人顺势倒在皇帝怀里:“前几日臣妾偶感风寒,今个天气喜人,也让人舒畅许多,便出来赏花玩榭。巧是听到这边人声,以为哪房姐妹,也就过来了,没想到却是陛下,这就过来问安。也略尽心意,免得下人们粗手粗脚,让您生厌。”

大太监知趣的后撤了一步,如今最得宠的怡妃娘娘,可不是他能开罪起得的,在宫中这么些年,这点眼色不会缺。

怡妃傲视地扫过这群人,一种成功后的喜悦、努力后的自豪、成为上位者的骄傲,突然迸出来,把胸腔塞得满满的。于是那不屑的眼光、轻蔑的嘴角,和对那男人的爱、献媚聚集在一起。

妙筠不禁一惊,她是不是发现我了,她的身子有些僵,以至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眼光就这样和那个女人对视,一秒,两秒……足足五秒时间,她开始觉得自己多么可笑,为什么要害怕?

怡妃眼神有些错愕,这个小太监竟如此熟悉,她,她,夏妙筠,竟然是她。调整因激动而略微麻木的身子,怡妃平静的陪着皇帝游览园林。刚回宫的怡妃娘娘拿起茶杯便狠狠摔碎在地上,宫女们害怕的跪了一地之后,她也不再发泄,推开门,一个人站在月光里,想着什么。

深夜,妙筠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怡妃今日的举动,后来想想,也就算了。即使发现又怎么样?迟早会的。只是以后要多加小心了。

深夜中,怡妃返身准备开门,这时一个小太监路过,被她唤过来:“你听我的,这么做……”小太监意会得去了。

就这样平静的过去三五日,夏妙筠都觉得自己的担心是有些多余了。怡妃可能没认出她。从御膳房出来,和平常一样,要路过一个水池,有一人多深。已经放下心的夏妙筠端着食盒,刚来到这里,看到一条黑影闪过,吓了一跳,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就在一愣的瞬间,她感觉背后有人推了一下自己,身体不自觉的倒向水池。一块磨盘大的黑影向她头上飞了过来。

是石头,这是她在昏迷前想到的唯一的一个词。

几日之后,逸雾宫中。

“皇兄,听说你前几天吃到一道新菜,不知道我可有这个福气尝尝?”灵靖王说道。

“不是我小气,那个小太监染了风寒,这几日也没再尝到他的菜了。说起来,现在没有事情,摆驾,去看看他吧。”

“让皇弟我也见识见识,能做出让皇兄欢喜美味的厨子。”

“呵呵,他可不是厨子。只是做几道百姓所食之物。天天的山珍海味,吃些百姓家的风味,倒是新鲜的很,有些与众不同的意味。”

“皇上,当心门槛。”大太监躬身抬手,让皇帝扶着他胳膊进了一个小院。这院子也就是在宫里显得寒酸了,百姓家也不知道有几人住得上。问答间时辰过得很快,皇帝也有些不确定,但威严使他没有露出这样的意思:“这里,就到了。”

院子里十分朴素简单,倒是一块大青石占了最大地方,皇帝就走过去,坐在大青石上:“皇弟,还记得么?当年你我和丞相就这样在一起,无所不谈,无拘无束,有你们助我,才得到这皇位,可这皇位不轻松啊。”

“是啊,当年……”

谁!护卫对门口轻喝了声,一个娇小的身影显露出来,手中提着一个大木盆,里面摆着一些女子的衣物。显然是看到皇帝得惊奇,让她一下无所侍从。

“这是……”

“就是他,只是……”皇帝看着衣带有些宽松、脸色红扑扑、明显是风寒未愈的小太监。朕是不是太粗心了,这明明就是个女儿身。

“皇上恕罪,奴婢请皇上责罚。”夏妙筠慌忙跪在那里,不敢抬起头来。

“皇兄,你有没有觉得,她有些眼熟?”灵靖王架着腔调问道。

“你是夏妙筠!”

“皇上,奴才这就去查明。”大太监头上有些冷汗渗出。

皇帝顾念起丞相当年的助辅,摆了摆手:“不必了。”说完,便站起身就向外走去。

出了院子,皇上有些怒地对王爷说:“我的好皇弟,你早就知道了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快告诉为兄。”

“遵旨,知道这件事是半月前,皇兄往怡妃那里。你也知道我秉性,对女儿家是极了解的,一眼就看出她是女儿身。于是好奇地跟着,听到宫娥谈及夏妙筠,又见她身为之一抖,便有了想法及计策。上前盘问,就知道了真相。”

“只因她父亲对皇兄的忠心,就多有看顾。哪知道前几天,听说她染上风寒,便觉得奇怪。”

“哦?”皇帝也来了兴致。

“是这样,她身体一向很好,这偶感风寒,有些奇怪。又想起她入冷宫之事,与怡妃有关,便关注起怡妃。前两日,从怡妃宫中,运出一具男尸,我命人仔细辨认,是刚入宫的一个小太监。”

“看来是别有玄机啊!”皇帝一付了然的神色,看来他也明白了。

“正如皇兄所料,这太监前几日行踪甚是诡异。臣弟请太医照看着这故人之女。发现是浸水得了风寒,不是偶感。而后清察当日她的行程,便真相大白。”

“呵,我来说,她不是偶感风寒,而是被人推入水中,那么小太监被杀人灭口也理所当然。怡妃手段不简单啊!”皇帝只是笑笑:“可在这深宫大内,这样的事又算得了什么?”

“若是……李采女之死与夏妙筠入冷宫都是她设计的,皇兄该怎么办?”灵靖王紧追着问道。

“皇弟,你是不是有些管得太多了?”

“臣弟知罪。”

“哼,天色将晚,你先回去吧。”

“是。”灵靖王躬身离开,皇帝略有深意得看着他的身影。

那晚,皇上在宫中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眼前一直闪现着夏妙筠的身影,时不时总是不自觉地笑了笑。

多日之后,妙筠身体康复,皇上翻了她的牌子,那一日,缠绵悱恻,他和她都是说不尽的柔情。妙筠深知,她以后都和冷宫说再见了。

侍寝次日,皇上封夏妙筠为夏贵嫔,几乎日日留宿在宜月轩,妙筠知道,她已是宠冠后宫的宠妃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