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策行三国 第305章 孙郭问对

孙郭问对

正如杜袭所料,郭嘉和孙策很谈得来。

陈到入幕,按照之前的约定,孙策让他暂时做亲卫骑假司马。他的能力肯定超过秦牧,但初来乍到,一下子统领全部亲卫骑未必合适,让他给秦牧做一段时间副手,熟悉了情况再提拔,以免他受排斥。

陈到感激涕零,当场就落了泪。倒不是因为孙策给了他官做,而是孙策对他的爱护出自至诚,绝非一时敷衍可比。

杜袭好安排,孙策让他赶往沛国,与朱治取得联络,暂时代理沛相,负责沛国事宜。现在的沛相是陈珪,就是陈瑀的从弟。他的募兵令已经发出半个月,沛国一直没有反应。有与陈瑀的冲突在前,孙策不指望陈珪会支持他,先把他换掉再说。

由宛令而沛相,官升一级,杜袭非常满意。

孙策安排人事的时候,郭嘉什么也没说。直到酒足饭饱,杜袭、陈到先后告辞,郭嘉却没动,自顾自的喝着酒。孙策见状,知道郭嘉还有话说,命人撤了酒席,煮上一壶姜茶,与郭嘉围炉而坐,一边烤火一边说话。

“奉孝,今日作长夜之谈,如何?”

郭嘉笑了。“观将军之意,是准备固守沛国,北争中原吗?”

孙策摇摇头。“说这话,我还没有定策,正想听听奉孝的意见。”

“将军有什么为难之处吗?”

“有啊,你也看到了,汝南人不鸟我,汝南又无险可守,想守住豫州绝非易事。”

郭嘉笑了一声:“将军说汝南无险可守,的确是实情。豫州虽然富庶,却不是用兵之地。若非如此,袁绍又怎么会去河北?”郭嘉垂下眼皮,沉默了片刻。“不过,豫州能不能守,还要看将军的志向是什么。”

孙策打量着郭嘉,知道戏肉来了。史书上说,曹操与郭嘉一见倾心。曹操说,能助我成大事者,必此人。郭嘉说,这才是我想找的主公。由此可见,郭嘉法。”

孙策哈哈一笑。“正要请奉孝指教。”

“郭嘉不才,敢为将军运筹。”

“洗耳恭听。”孙策翻身坐起,半个身子都伏在案上,兴致勃勃地看着郭嘉。不管郭嘉是不是相信他的解释,但他至少相信他的诚意,愿意为他谋划了。

“将军募兵令言天下,言汝南,言豪杰之士,唯独不言朝廷,看似大逆不道,为何汝南人没什么反应?许劭当众指出,为何应者寥寥?”

孙策愣了一下,也觉得有些费解。读书人不是最讲究尊卑有序、纲理伦常嘛,他们怎么没反应?

“其一,三统五德之说深入人心,汉家将亡,土德将代汉之火德,舜后将代尧后,乃是朝野共知之事;其二,汝南人不敬皇权由来有自,犹胜他土。本朝初立,欧阳歙为汝南太守,政务之余教授弟子数百人,后因赃获罪,本是咎由自取,但汝南人守阙为欧阳歙求哀者至千余人。高获本与光武帝有旧,为救欧阳歙,不惜与天子决裂。郭宪因廷争不合,装病不言,藐视天子,人称关东觥觥郭子横。光武帝巡汝南,幸南顿县舍,南顿县吏民胁迫天子,强求一年之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同为四世三公,汝南袁氏起兵关东,弘农杨氏随天子西迁,皆是民风使然。”

孙策茅塞顿开。怪不得许劭宁可血遁也不肯低头,原来汝南人都这么有个性啊。

“袁绍虽久蓄不臣之心,有改朝换代之志,用心经营百余年,弃豫州而据河北,欲效光武帝故事,看似得形胜之地,挟幽并精骑以自重,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欲争天下者,必争中原,光武帝当年据河北而不取中原,非不欲,乃不能也。”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