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娇鸾令 第一百九十六章:决心

:决心

决心

战场杀伐,肆意点兵出征的那些年间,郑归跟在秦昭身板,也没少出谋划策,或是一时他气急上了头,要规劝,就都是郑归。

可郑归是个难得的本分的人,进退有度四个字,他比天下大多的人做的都要好。

他认认真真的劝过了,觉得那是为秦昭好的,该说的,他绝对不会藏私,有些时候,尽管是有招惹的秦昭不悦,他也仍旧会说。

可是说完了,秦昭还是不肯听,或是坚持己见,那他便选择遵从也顺服秦昭的任何决定。

便一如眼下这般。

哪怕在郑归的心目中,秦昭如今最该做的,便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魏家发生的一切,湖州发生的一切,都不该和他有关。

他有广阳王府要支撑,有妻妾,有子女,他的人生,本来已经圆满了,十四年前的那场意外,并没有对他造成任何的伤害,那么十四年后,就更不该让那场意外,来影响他的人生。

然则秦昭哪里肯听,铁了心要为孙氏讨回这个公道。

郑归深吸口气,实在无法苟同,却还是真心诚意的支持他:“奴才会安排好,等人到了京城,神不知鬼不觉的,不会让任何人察觉到他的行踪。”

秦昭嗯了一嗓子:“你办事,我从来都放心。”

他斜眼看过去,见郑归面上仍旧挂着浓郁化不开的担忧,便又叫了他一声:“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只是眼下,我没有想的那么长远。你问我,如果魏家那个阿鸾真是我的女儿,我是不是要让她认祖归宗,我心里,一点谱儿都没有。”

事情毕竟过去太多年了,魏鸾做魏家的女儿,也太多年了。

人的感情是不作假的,魏业疼爱她这么多年,认祖归宗?她自己愿不愿意认这个祖,归这个宗,都得两说,更何况广阳王府里还有个元乐郡主在。

“王爷,该说的,该劝的,奴才都跟您说了。其实道理,您比奴才更清楚,何况这赫赫扬扬的广阳王府,从来,都不是王爷一个人说了算的。”郑归犹豫了须臾,到底把这番话说出了口来,“当初魏家何至于放着好好的皇商不做,远走齐州,那不都为着陛下吗?陛下不待见这位二姑娘,觉得她狐媚,带坏了齐王殿下,其实到如今,陛下恐怕都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是碍着太后在,又真心疼爱这个弟弟,才没有真的把魏家和二姑娘怎么样而已。如果您查实了,突然跑到宫里去,告诉陛下,魏家的这个二姑娘,其实该是咱们王府的小郡主,你觉着,陛下会怎么样呢?”

陛下?

于陛下而言,皇室的脸面,是最要紧的。

如果魏鸾只是魏家的二姑娘,那也不过是出身弱一些,商贾人家的孩子,要嫁黎晏做正妃,到底门氏的为人脾性,从前王妃也念叨过几句,当年他提拔魏业时,王妃为此感到不满,其实不是对魏业这个人心生不满,更多的,是不满章氏的行为举止而已,总觉得,章氏和孙氏没法子放在一处去比较。

后来孙氏撒手人寰,章氏顺理成章做了当家主母,对孙氏留下的孩子,又能有多大的善心。

魏鸾这丫头,从小就没了亲娘,魏业给她再多的疼爱,她的心里,恐怕也留下了不少的创伤。

他没有一日爱护过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也没有一日是长在他手上的,是以他自然想把最好的都捧到她面前去,更何况,那丫头,从小的时候起,眉眼间便是七分像孙氏,活脱就是孙氏转生的一样。

人说爱屋及乌,秦昭深以为,看着魏鸾的那张脸,他也愿意满足她的一切要求了。

他并没有认真想过,如果那个孩子,不是他和孙氏的孩子

那头郑归看他出神,好半天都不言声,压低了嗓音叫了一声王爷。

秦昭回过神来,思绪终于被他拉回:“你说什么?”

“奴才是说,且抛开二姑娘这一茬不提,若是孙夫人真死于魏业之手,王爷是打算时隔多年,将魏业绳之于法吗?”

绳之于法吗?魏业如果不在了,魏家也就败了,魏子期绝不足以撑起一个家,尤其在章氏手下。

“现在说这些,不过空空其谈罢了。”秦昭摆了摆手,“我心下以为,此事**不离十,却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来证明,就是魏业杀害发妻。你问我,如果坐实了魏业的罪名,是不是要将他绳之于法,我只能说,我不会轻饶了他。”

不会轻饶……

郑归低下头去,没有再问:“奴才都明白了。”

他说明白,那就是真正的明白,秦昭只是深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再多说任何的话。2k阅读网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