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中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取中他考察了一番,就约了几个成绩人品还行,却家境一般或贫穷的人,说服他们边进县衙工作边读书。
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读书,还能补贴家用,这不香吗?
说是贫穷,但能够读书的人,家里最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要是真的很差,到此时还能继续在县学读书的,也必是有大毅力的人,这样的人更有成算,自然知道怎样选择对自己更好。
别说,白善还真说服了三个人。
他瞬间神清气爽。
罗江县的县考要早一些,正好在他们这儿天气回暖时,再过不久就要农忙了。
周立重这么多年来都有提及,造句也相似,所以他就默错了。
“不过他的墨义全对了。”这是很出乎博士们意料的。
县令去看,果然发现墨义都对了,他目光微闪,笑道:“看一看他的策论。”
博士就翻出他的策论。
其实县考的要求没那么严格,说是策论,但对文采没有太大的要求,毕竟是县衙的吏员而已,文采太盛反而不适合。
甚至对篇幅也没太严格的要求,说是策论,其实就是询问一些政务上的常识,以及列举案例问政。
周立重没有文采,但策论依旧是他的长项。
因为他小姑是编撰,小姑父做过翰林和中书舍人,妻子又是太医,对于一些政务的了解要比一般学生深刻得多,而且应小姑父的要求,他之前也没少看他们的公文,知道这东西要怎么写,他甚至知道如今朝廷最心急的问题是什么,见识上并不比县衙中的官吏差太多。
博士通读过后挑了挑眉,交给县令看。
县令大喜,立即道:“好!通了,可定为上等。”
其他博士连忙过来看,虽然微微点头了,但依旧道:“字太差了,应当扣分。”
“帖经错了两题,也不该取为上等啊。”大家一起悄悄去看县令,虽然他是通了,但定为上等,讨好之姿也太明显了吧?
一个年老的博士便摸着胡子严肃的道:“中等最适宜。”
县令:“……他的策论是真的好。”
“难道就没有比他好的策论吗?”老博士从一堆卷子里翻了翻,翻出两篇来给县令看,“这两张卷子的策论不在他之下,甚至还略有文采,帖经墨义也无错处,字更好看,若是周立重定了上品,那这俩人该怎么定?”
“是啊,周立重岂能与他们同品?”
县令:“……行吧,那就中等好了。”
就一个吏员而已,对方又是周家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什么不好?
罢了,罢了,免得犯了众怒,而且周家也没有和他打招呼,那就依照真实的成绩来吧。
周立重被暂时定为中品,但下午还有术数考试,这个也很重要。
县令还担心他偏科,谁知道他是真的偏科,但不是偏的帖经墨义策论,而是偏的术数!
虽然周立重的字还是巨丑,但他所有题目都做对了,连给的账目也做对了,县令哈哈大笑起来,看向其他人,这一门功课便被定为了上品。
但两边一相加,他依旧只是中上,排在了第五名,哦,这一次县衙取吏十二人,包括衙吏,差吏,牢吏。
衙吏和牢吏被众人排在了后面,大家最想做的还是差吏,因为这主要是户房、刑房、工房的书记员和小吏,然后才是衙吏,最后便是牢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