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乘龙佳婿在乡间分歧之前朱莹的婚礼,没有送请柬给宫中那些公主,所以,永平公主理所当然地没去参加,因为她有一个最好的借口,她死了哥哥,还是两个。哪怕她知道四皇子偷偷去了,父皇也带着三皇子悄悄去了,可父皇没带她,她也就只当不知道。
而且她明白,父皇绝不是因为什么偏爱,而是怕她和朱莹自小就是冤家对头,什么东西都爱争一争,抢一抢,所以她见了朱莹那风光大嫁的场面,于是心里不痛快。他担心的是她因景生情,自伤恨嫁。
当然,她其实一点焦急待嫁的心思都没有——更准确地说,她根本就想不出放眼所及之处,有什么男人是值得嫁的。然而,她却终究不想让人拿来和朱莹做比较。只不过,朱莹在婚后三天,张寿都已经放完婚假回去复课之后,邀请了她们齐聚一堂,她也不得不来。
不过,在看过那张名单之后,她就发现,除却朱莹之外,其余女夫子们不是未嫁之女,就是孀居的寡妇,这样的格局,反而朱莹这样一个新妇夹在其中,其实会显得突兀而尴尬——虽然以她对朱莹的了解,横冲直撞的朱大小姐大概就根本不知道所谓尴尬为何物。
永平公主没去参加张园那场婚礼,但洪氏接到了请柬,她自然去了。然而,她只是陪着张寿的养母吴氏说了一会儿话,没有像叶氏那样,贸贸然亲自去朱莹和张寿的新房。
毕竟,她和朱莹其实并没有那么熟,而且也不能说是什么相见恨晚的知己,与其对坐之际要拼命找话题来试图装作熟稔,还不如陪着吴氏待客。
而陪着吴氏的她也确实帮上了很大的忙。所以,今天她和永平公主以及朱莹在选定的女学这座轩敞院子聚首的时候,朱莹就撇下永平公主,笑意盈盈地特地感谢了她一番。对此,洪氏见永平公主一言不发,一副你们就当我不存在的架势,她也只能连连自谦。
虽然是冤家对头,但人逢喜事精神爽,如今的朱莹也不再如当年一般,为了一丁点小事就会和永平公主争个没完。永平公主不吭声,她也没有喋喋不休在那炫耀自己的婚礼,反正该有的风光她已经全都有了,只是饶有兴致地和洪氏商讨着各家有意送过来的女学生们。
而对于这件事,就连身为金枝玉叶的永平公主,却也还是这样的能人,尚且都要常常靠葛老太师出面,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太子来做后援,女学呢?”
“女学充其量也就是我一个没什么分量的公主,加上你这个身世显贵的赵国公千金,再加上洪娘子的书香门堂那样贴出考题,任凭人交上答卷作为初试筛选,也可以另寻他法。我既然应了皇上来做这个督学,那么,我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访查。”
说这话的时候,朱莹嘴角一翘,恰是显得神采焕发:“赵国公府当然有的是人手,但是,这并不是我的凭恃,因为如今我是出嫁的女儿,没道理什么都要麻烦娘家的人。我家有个打遍京城三教九流的阿六,所以只要阿六出马,有的是人去奔走,去摸清楚报名各家的底细。”
这下子,就连永平公主也不由得愣住了——居然三教九流之徒能这么用的吗?
今天朱莹特地要求,把朱宏等人打发去跟着张寿去公学了,却把阿六给带了过来。因此,这会儿朱莹在里头炫耀似的把自己拿出来说事,阿六先是一愣,随即就有些哭笑不得。
他之前打遍了京城各处三教九流,那也是因为最初和王之子郑承恩闹出来那件事的教训,于是想着为了给张寿打造出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顺带也好广布眼线,留意各方动向,所以很多事情他事先都能有所准备——可现在听朱莹这么一说,他突然发现眼界一下子开阔了。
这次因为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事,朱廷芳所领的五城兵马司和秦国公张川掌管的顺天府衙正在整个京城内外开展打击,很多三教九流之徒都吓得不敢冒头,号称都快饿死了。
如果能开发出这些家伙的新用途,那么很多人也就可以有一份正经营生了……这就好像是自家少爷曾经说过的,所谓金盆洗手,上岸做好人?
阿六在外头浮想联翩,朱莹则是在里头侃侃而谈自己的收人准则。除却小官宦以及无名宗室家的千金之外,她的招人目标确实就和永平公主以及洪氏最初的设想一样,放在小康殷实之家,但并没有对家境以及家人的特别要求。
用朱莹的话来说,闲着也是闲着,如果有那种父兄长辈重男轻女,贪得无厌,把家中女儿当成奇货可居的家庭,而那位姑娘又有自强自立之心的话,她倒很乐意把人招收过来,为此要和人家大战三百回合也在所不惜……
当然,她是这么说,永平公主和其他人谁都只当耳旁风就是了,就连洪氏声称想要替天下弱女子张目,却也不想在一开始就开启困难模式,自找麻烦。而外间阿六更是暗自发誓,绝对不会让这种极品之家的姑娘进了女学。否则朱莹跑去战天斗地了,张寿怎么办?
就在这时候,守在门外的阿六突然捕捉到了外间似乎有动静,他毫不迟疑地悄然离开,等到了出了这个院子,快到大门口时,他就只见一个熟悉的人影从容举步而来,恰是楚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