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乘龙佳婿 第六百二十四章 卖好,将军

卖好,将军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乘龙佳婿在乡间卖好,将军张寿原本以为从垂髫童子到束发少年再到成年人云集门上求拜师这种事,只不过是四皇子东窗事发后的一时风潮,然而,他却万万没想到,足足四五天过去,等到了十月十四,也就是册封太子之前的一天,自家从大门到侧门到后门,乃至于围墙之外,也全都守满了人。

于是,自从学会马术后就喜欢骑马的他,不得不每次出行都坐马车。而即便是坐在车厢里,也能听到外头那一声声深情呼唤老师的声音——顺便提一句,不少人的年纪甚至比他大一倍都不止。

张寿内心非常纳闷,就没人怀疑他只不过是作秀一场,哄哄四皇子?而且,他对四皇子这般,那是因为四皇子大嘴巴乱说话时他也在场,没阻止到底有错,所以在管教四皇子之前,他也需要对太后和皇帝有个交待。可并不是说,他对所有学生都会这么干。

真要是每个学生犯错都要株连老师,呵呵,那老师真是天底下最高危的职业,没有之一。

所以,张寿很想不通外间那风潮从何而来,

当这一日他再次出现在文华殿,脱离了国子监学官的队伍,自觉有些格格不入地站在了一群翰林当中时——这也是他在那一日事发后,再一次因为皇帝召请进文华殿参加经筵——他方才终于后知后觉地得知,京城人的狂热为什么能持续这么久。

因为他身边一个和他品级相同,年纪却足可以当他祖父的翰林侍读学士非常友善地对他笑了笑,随即眯着眼睛说:“张学士可知道,葛老太师在事发当日被人请去主持一个文会,在品评文章时,有人提到四皇子的那件事,然后他亲口对人说出了一番话。”

“他说,外人都说他七元及书院的洪山长却忍不住了。作为皇帝召来京城的四位山长之一,他进过宫,讲过学,女儿还得到过太后的褒奖,如今人还享受着五品公主友的待遇,在宫中教授三皇子这个未来太子画画,可这些天来,他这个当父亲的却度日如年。

因为经筵以来,张寿和岳山长等人都已经讲过学,而他却没有!

哪怕张寿并非日日都来经筵,而是缺席过很多场,但谁都不觉得那是皇帝不重视他。因为张寿平日还在九章堂给学生上课,是个忙人。而他这个时不时参加经筵的人,在那张公布的经筵讲学表中,他讲学的日子却排在十月十八……太子都册封了,他再讲学有什么用!

所以此时此刻,眼见岳山长竟是突然站在了张寿那一边,他不禁本能地觉着人是在趁机向张寿卖人情,当下就没好气地冷哼道:“岳山长倒是会替人文过饰非!自古以来,师者至尊至贵,更以学问德行为贵,只有弟子代师长受责,何尝有过师长代弟子受责这种咄咄怪事!”

“这如果不是哗众取宠,便是沽名钓誉!”

他这最后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任凭是谁都能听出其中那毫不掩饰的蔑视。然而,话音刚落,一个冷飕飕的声音就骤然响了起来。

“谁人诽谤我老师,便是我毕生之敌!”

随着这个声音,众人方才发现,四皇子竟是悄无声息地从大殿门口进来了。从前他每次都是和三皇子一道跟着皇帝进来,今天这突然现身,门口更是无人通报,当然更谈不上提醒,也不知道多少人在大吃一惊的同时暗自庆幸。

要知道,张寿突然名声暴涨,看不惯的人,想和洪山长一样骂一声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人多了,只不过是因为一人,未免不足。如今经筵已经开了将近半月,朕细查诸讲官言行,颇有所得。”

“今日在讲学之前,朕意先定东宫讲读,诸卿可有人选推荐?”撂下这么一个足可让全场哗然的大消息之后,皇帝却根本没有给众人反应的机会,而是径直看向了吴阁老和张钰。

在皇帝的目光之下,一向被誉为是天子应声虫的吴阁老率先出列,一字一句地说:“臣以为,召明书院岳山长品行卓著,才学不凡,教学有方,堪为东宫讲读。”

刚刚才帮张寿怼过人的岳山长登时愣住了。虽说进京那一日就去国子监九章堂旁观,却因方青口无遮拦而有所失分,但他很清楚,就凭自己以及书院众多学生在农学上的造诣,皇帝就应该会留下自己。

但那是应该,不是必然,此时真的为人举荐,而且还是被出了名最会看天子眼色的吴阁老举荐,他怎能不觉得十拿九稳?不过也是,不选他难道还能选食古不化的洪山长吗?

他本待低下头表示谦逊,下一刻却只听一旁传来了又一个声音:“臣举荐太湖书院肖山长!肖山长在江南名重一时,此前讲学亦是人人称道。”

洪山长压根没想到竟仿佛立时三刻就要定下东宫讲读的人选,措手不及的他环目四顾,却只见竟是没有一个人看他——就连那些曾经见过的江西籍官员,亦是有意无意避开他的视线,登时心底咯噔一下。

他在书院山长洪卿当初见朕时,直言不为求官,讲学之后就要回去主持书院,父女二人颇有古风。朕自当全你父女二人所求。”

毫无准备被皇帝将了一军的洪山长登时心里咯噔一下,正想抗辩一二,皇帝的决断却已经来了:“赐洪卿百金,经筵后驰驿送归江西。洪氏女赐劝学女史印,可随时入宫谒见太后。”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