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唐不良人 第九十六章

李淳风与李客师,都是朝中重臣,永远也不可能说出那种大逆不道的话。

只有袁守诚会。

空气为之凝结。

李客师白眉微皱,欲言又止。

李淳风沉默下来,眸光凝视在苏大为的脸上,似是想从这张脸上看出心意。

苏大为一向平静的脸庞上,此时有了微妙的变化。

他虽然在极力掩饰。

但确实是在变化。

这变化来自内心的各种念头。

改朝换代吗?

不是没有想过啊。

初来大唐时,他自然不敢如此想。

刚开灵成为异人时,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那时只是想抱紧武媚娘这条粗大腿,然后混个安逸生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赚点小钱,日子就这么过下去。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他自认自己若在后世,只会湮没在人群中。

但是在这大唐,他在那个位置上,环境推着他不断前进。

要么就是力挺武媚娘。

要么,就是被长孙无忌给弄死。

能怎么办?

只有一步步往前走。

征突厥。

镇百济。

灭了倭国。

野心念头,也就不可避免的有了。

人总是一步步走到那个位置,才会有那种念头。

身在军中,在大唐的体制内,他看到许多不理解的现象。

也许对唐人来说,这是合理的。

可他不是啊,他体内,毕竟还是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

他不明白,为何现在立了军功,不但没有封赏,反而会有打压。

为何战死之人,家属却得不到救济。

太多为这个帝国流血流泪的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严。

赵持满,就因为他与长孙无忌有着亲属关系。

被处死,还要暴尸示众。

王方翼,因为是王皇后的亲族,就被发配西域。

太多太多了。

不是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吗?

但他能说什么?

他是武媚娘的好阿弟。

他本身就是这关系的受益者。

当自己背后的靠山,从屠龙少年变成恶龙时。

苏大为真的迷茫了。

甚至他自己,也感受到来自大唐皇帝李治,那若有若无的猜忌,提防。

终于,在任熊津都督时,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就拿,倭国练练手吧。

这个后世华夏之敌。

把它用后世教员的经验,彻底改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形势大好。

不是小好,是大好。

用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

苏大为亲手在倭岛扶植了一批亲唐派。

并且以“不良人”为组织,灌输给那些投靠的武士、破落户,以荣誉,以对大唐的忠诚,效死之心,给他们一个上升的阶梯,机会。

整个倭岛,属于倭王的旧贵族阶层被彻底打破。

新兴的势力在崛起。

终成燎原之势。

成了,要成了啊。

到了这一步,苏大为也情不自禁的动了那个念头。

那个一开始偷偷想过,但又被压制在心底的念头。

那就是……

把这星星之火反哺大唐。

会如可?

这个想法太疯狂了。

却也无比诱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来自大唐长安,皇帝李治的一旨调令。

熊津都督苏大为,即刻卸任,由刘仁轨接手防卫。

能怎么办?

那时的纠结,痛苦,谁人知道?

眼看到希望,但又不得不放手。

那时的他,根本没有与李治扳腕子的可能。

若敢提出反唐,镇守百济和倭岛的大唐府兵,二年,足有十三年的时间。

可以任由这帝王挥洒。

虽然,这十几年他的身体会越发不成。

终日缠于病榻上,不得不将朝政交与武媚娘处理。

“我们不争论这个。”

李淳风摆摆手:“圣人诏令,你愿不愿回去?”

李客师在一旁,目光灼灼的看过来。

袁守诚摸着葫芦,灌了口酒,嘿嘿笑道:“依我算,当今圣人有一劫只怕难过去,若是新皇登位,说不定阿弥你的日子会好过点。”

“袁道长,请慎言!”

李淳风向袁守诚怒视过来。

一些话,他们这些做臣子的非但不该说,连想都不该去想。

苏大为沉默了。

他意识到一个问题。

历史,真的是不可改的吗?

当然不是。

自己的到来,已经改变了许多事。

那为何李治就不可能提前驾崩?

如果这位圣人真驾崩,对自己是福是祸?

讲道理,李治若真死了,理当太子李弘继位。

武后辅国。

这个结果,也不坏。

哪怕就是武媚娘当朝,真做那则天大帝。

对自己也不会比现在的李治朝更糟。

所以,问题在于眼下。

若李治真快死了。

很多行动,必然会加快,很容易失控。

“郡公,你们……你们觉得,圣人还有多久?”

苏大为向李淳风和李客师看去。

离开洛阳前,自己也曾看过李治的面相。

不像是寿元将近的样子。

李客师瞪了瞪眼,下巴上的白胡子翘起来。

那表情,是想骂又忍住。

你让做臣子的,如何去说这种问题。

去讨论皇帝什么时候归天?

合适吗?

袁守诚在一旁抹着胡须上的酒水,冷笑道:“若他安心修炼道门功法,慢慢静养,原本再活个十来年都容易。但最近听闻他开始练密宗一门神通,叫什么‘破瓦法’,说是能转移神识。

依老道推算,练这玩意,非得速死不可。”

轰隆!

一道雷电劈过。

袁守诚却敏捷如猿,一闪身避开。

乃是李客师与李淳风,忍无可忍,几乎同时出手,要让他闭嘴。

被这一打断,袁守诚自然说不下去。

但来龙去脉,苏大为也明白过来。

原本想长生,结果弄成了速死……

也真是令人无语的结局。

他心中默默思索着,似乎在推演什么。

虽然不像是袁守诚和李淳风,学过六壬、紫微、周天推衍,但身为一品大能,法则之下,本就有一丝窥探天机的能力。

“圣人……当还有一年时间。”

他缓缓踱步,沉吟道:“郡公,岳丈、袁道长,能不能请你们帮我带话给圣人,就说,我需要半年时间,给我半年时间,我定回洛阳,亲自向他赔罪。”

停了一停,迎着李淳风等人古怪的目光,他继续道:“到那时,我自有能让圣人长生之术。”

嗯?

三道凌厉的目光,一齐向他看来。

李淳风、李客师与袁守诚,同时眼中精芒大盛。

好家伙。

你这是承认,自己拥有白玉京的秘密了?

白玉京这事,三人早有耳闻,但是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做为道门硕果仅存的宗师,他们比旁人更不信那些无羁之谈。

昔年大唐第一人,袁天罡,都没能熬过大限。

千古一帝太宗皇帝,也没挡住死神的脚步。

哪有什么长生,哪有白玉京。

但是,苏大为的话,显然不是信口开河。

他们了解苏大为的为人。

从不做没把握之事。

若说有,那也只有为聂苏才会令他进退失踞。

若真有白玉京……

不动心,是假的。

别说李治。

天下谁不想长生?

李淳风、袁守诚、李客师三人,寿元也快耗尽了啊。

也不知还能活几年。

若阿弥真有长生之术……

三个老道的心,隐隐有些活泛起来。

袁守诚压抑着激动,故意装出平静:“你小子莫非真知道白玉京?”

“这个问题我现在不想答。”

苏大为目视三人道:“但请给我半年时间,半年之内,我必定回来,到那时,一切问题,自有我来承担。”

“包括替圣人续命?”

“包括替圣人续命。”

苏大为斩钉截铁道。

续命……

那个可以商量。

只要有一个时间缓冲,待他把大事办成。

回到大唐。

一品真仙驾临神都。

谁敢动他的亲族兄弟?

哪怕圣人也不能。

到那时,李治是死是活,就全系于苏大为一念之间了。

唯一的问题是,李治不能死在他的手上。

若沾了先帝之血。

李弘和武媚娘那里,将无法交代。

最好的结果是李治驾崩,但却与他无关。

李弘继位。

由他与武后共同辅国。

到那时,一切阻力不存在。

甚至有可能,按苏大为后世的理念,对大唐做出一定程度的改良与变革。

当然,现在说那些还太远了。

当下,他需要的是时间。

李治需要的也是时间。

李淳风目光森然,盯在苏大为身上:“阿弥,你是认真的吗?”

“我从不说没把握的话。”

李客师轻抚白须,缓缓道:“话我们可以带给圣人,但若是……”

“若是圣人听不进,也请三位帮我联系武后,尽力替我斡旋,务必拖够半年时间,等我回来。”

苏大为正色道。

“半年……”

袁守诚在一旁,吸了吸鼻子,一脸狐疑:“你为何一定要离开大唐半年?”

“这……”

苏大为握着聂苏的手,手指微微收紧:“我有不得已。”

“什么样的不得已?”

“这个问题我现在不想谈。”

李淳风突然作色怒道:“你什么都不说,就要离开大唐半年,将老母、师长、亲友和兄弟们置于危险境地,不顾圣人颜面,你到底想做甚?

你什么都不说,就把锅都甩给我们,你要让我们如何信你?”

李淳风狠狠一拂袖道:“若今日不说出一个令我信服的理由,老道只怕这次无法帮忙。”

三名老道里,袁守诚是游离在朝廷之外的,闲云野鹤。

李客师远离朝堂数十年了。

李淳风是刚刚致仕,其子李谚又是新晋太史令。

若无李淳风在其中说项,只怕苏大为想拖住李治半年,难比登天。

“岳丈,我真的有苦衷,不要逼我。”

苏大为黝黑的面上,双眉微微皱起。

这是极少在他脸上看到的情绪。

说明他真的有些不高兴了。

李淳风看了一眼站在苏大为身边的聂苏。

聂苏一脸担心,一直注视着苏大为,眼里眉间,都只有苏大为一人的影子。

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他才是唯一令她牵挂的。

李淳风心中一动,忽然道:“是因为小苏吗?”

隆隆~~

天空风云突变。

阴云滚滚,隐隐有雷霆电闪。

天人感应。

一品大能心中震怒,自然上达天听。

乌云滚滚。

袁守诚、李客师的目光,一齐看向苏大为身边聂苏。

聂苏,到底出了何事?

“阿爷,你说什么?阿兄离开大唐,与我有关?”聂苏面色一惊。

“小苏!”

苏大为一拉聂苏的手,一手抚住她的肩,声音急促:“我愿化身石桥,承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雨打……”

“阿兄,你怎么……怎么突然说这个!”

聂苏白净的脸颊上,立刻红了。

这是闺房里的话。

属于两人的小秘密,怎么在此时,当着旁人说出来。

就算小苏不像普通女子,可终究有些小儿女的羞赧。

“小苏,你还记得上次阿兄和你讲过,阿难与石桥的故事吗?”

苏大为声音低沉,似有不可思议的魔力。

聂苏双瞳放大,渐渐变得迷茫,失去焦距。

终于,她身子一软。

苏大为揽住妻子,托住她轻盈的腰肢,转头向李淳风和李客师、袁守诚道:“有些话,不方便让小苏听到,你们问我理由,我现在就告诉你们理由,只是……你们真的想听吗?”

小苏啊,你可知,为兄和你说的那些故事,不只是故事。

我愿如石桥一般,守护……

轰隆隆~~

乌云压城。

电舞银蛇。

终于,没能化为倾盆大雨。

黑云之下,浠浠沥沥的小雨,随风飞舞,如烟似雾。

雨雾中,李淳风、李客师,乃至袁守诚,三人仿佛化作了石像,站在河滩边,久久不发一言。

直到道袍被雨水沾湿。

袁守诚率先醒悟过来,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好湿,好冷。

冰冷的感觉,令他忽然打了个寒颤。

“阿弥带着聂苏走了。”

“我知道。”李淳风脸上露出苦笑。

“他方才说的,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李淳风没有回答。

李客师轻轻一甩雨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斗笠,戴在头上,一声长叹。

“我认识阿弥十八载了,从未见过他如此心痛,他不会骗我的。”

“那聂苏小娘子,真的,真的……”

真的什么,袁守诚没有说下去。

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扼住他的喉咙。

又像是接下来的话,太过惊世骇俗,以致于他不敢说出口。

李淳风焦躁的来回踱步:“小苏,小苏……”

“阿弥既然说半年,定是有办法,你也不要胡乱担心。”

李客师背起鱼篓道:“我们便按阿弥说的,回洛阳复命吧。”

“也只有如此了……”

李淳风一甩衣袖,长叹一声:“希望,一切顺利。”

袁守诚抬起葫芦摇了摇,似乎酒壶已空。

他又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向苏大为消失的积石峡方向看去。

眼中闪过一抹忧色。

……

积石峡。

原本这里做为一处天险,有少量吐谷浑军驻守。

在唐军收复吐谷浑,灭了吐蕃之后。

并没有恢复吐谷浑王,而是纳入安西都护府管辖。

后来又分出安西都督,来管辖这块新地。

至于积石峡,也就有了少量唐军,以此来扼守要道。

人数不多。

只有二十余人。

但是在月前,原本平静被打破。

不知从哪来的一批唐军,入驻此处,积极修膳关隘,设石堡。

人数从原先的二十余人,一下子扩充到数千人。

整个积石峡从哨所的编制,扩至四个折冲府。

可称积石关。

没人知道这伙唐军是从哪来的。

到这积石峡又是为了什么。

一直到今日。

从如烟似雾的雨水中,来了两个人。

原本负责瞭望敌情的唐兵,全身的懒散一瞬间不翼而飞,激动的指着来人大叫起来。

令旗飞舞。

整个积石关,一瞬间,从沉睡中惊醒。

咚咚咚咚~~

战鼓隆隆。

这是军中之鼓。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