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风云南唐 第四十六章 出使之月

出使之月

“与血色三月相对,保大九年并不平静的四月刚刚过去,被大家笑称为‘出使之月’的五月到了。WWW.PINWENBA.COM那个夏季最炎热的天气中,在各国之间的大道上,在海面上,明的暗的,总有各国使者以各种面目潜奔目标之国,满腹心事,满脸惶急,对未知的结果既充满了期盼,也充满了恐惧。”

——摘自南唐史官石砚所著《南唐书?林枫大事记》

整个五月,除了林枫率队到辽国商贸、康仁杰一行到日本算作半次出使外,其他几个大国之间的使者队伍基本上没有停歇过,只不过,有的是大摇大摆、明车明马的,有的则是乔装打扮、潜隐行踪的。

这些大国中,南唐是最为轻松自如的。

进入五月份以来,拥有一连串战场胜绩的南唐摆出了天下大国的姿态,先是向后周派出一批使者,礼物依然厚重,文书措词依然优雅谦卑,但那话语的味道听起来就有些不对了。

使者递上的文书中说,大唐对吴越国的报复已经顺利完成,吴越甘愿割让福州一地,两国均已兵入库,马入山,息了刀兵,请周国郭威圣上不要再为此事担心。

南唐先到了,与他们同行的,竟然还有来自后蜀的贺喜使者。

近年来一直坚持“躲进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蜀外事”的后蜀后主孟昶不知道那颗“红鸾星动”,突然向风头正劲的南唐递上了贺喜文书,直接称南唐李璟为“东方的兄长”!孟昶本人公元 919年出生,比公元916年出生的李璟小了3岁。

“合二为一”的两批使者顿时让金陵城内的欢庆气氛更加浓厚,心情畅快的李璟迅速向北方派出了,表忠心,数战绩,摆资历,纷纷请求允许自己在军中选拔精卒组建特种部队。

郭威主动提出先组建特种部队也有自己的私心,他暗中指使一名武将在朝堂上提名澶州节度使柴荣回归京师,担任此职。

这个提议刚提了一半,枢密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峻就蹦了出来,极力反对这个提议,那副咬牙切齿的样子恨不得将提议的武将给咬碎生吞下去!平日里,因为柴荣这个圣上养子太过聪明果断、太过威望出众,自己不得不连他的奏章都拦,如果让他轻易回京那岂不是要翻天了?

争论来争论去,平衡来平衡去,这个重任最后落在了负责宫廷禁卫的禁军东西班行首赵匡胤身上!年方二十三岁、日后的宋太祖赵匡胤就从这意料之外的职务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同历史过往的霸主之路。

后周朝堂的争吵辩论未完之际,以相国吴程为使者的吴越使者团乘着一艘不起眼的商船赶到了东京开封。“不走寻常路”的吴程为了隐瞒视听,根本没有走正常的两国交往流程,直接投名刺到兵部侍郎、枢密副使范质府上,请求直接面见大周皇帝。

向来以“廉洁从不受四方馈送”而闻名的范质见到吴越后,大惊之下,立即携吴程入宫密见郭威。

吴程带来的盟约条件很简单直白,吴越愿为大周附属之国,岁贡二十万贯、绢二十万匹,请求大周与吴越结为军事同盟,南北夹击南唐,报福州被夺之仇。

在当前局势难下之际,郭威当然乐意有大国主动来投靠,但军国大事着实莽撞不得,示意范质将吴程等人安排在府内,秘不外宣,待大周商议后再复定夺。

随后几天,郭威在早朝后均召集心腹重臣于皇宫内密议,权衡利弊,这一次,文臣武将不再分为两个阵营,交叉分裂为速攻派和缓攻派。

速攻派坚持认为,南唐发展势头很猛,如果不抑制这种趋势,今后必成心腹大患,长痛不如短痛,先出重兵干掉他们的上升士气再说;而缓攻派则认为,现在大周内部并不稳妥,失陷的晋州地区更是心中之刺,北方辽国态度不明,如果此时冒然进攻一个大国,一旦失利或者战事拖长,必置大周于不利!

两派均有道理,也均有利弊,郭威一时无法决断。

又过了几天,另有两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一则是林枫已被南唐任命为寿州刺史兼寿州团练使,坐镇淮河南岸,直面东京城;另一者是南汉的使者团也到了。跟吴越使者吴程的做法一样,南汉使者团团长潘崇彻直接跑到了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土王溥府上投书请求引见郭威。

至此,后周、吴越、南汉可以决策定论的大佬们全部聚齐!

就在三国为了各国利益、地位、名义、出动兵力等大吵特吵之时,大周的西北角,北汉的刘崇也于五月下旬向辽国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团,团长正是那名历史上注定要在此次出使中酒场殒职的礼部侍郎、同平章事郑珙,随行的有翰林学士博兴、卫融等人。

北汉此次出使时间要比真正历史上的使者团提前了一个多月,但因为有了晋州城下的辉煌战绩,且成为主动进攻的一方,刘崇在此次的请册礼中没有像原史上那样自请为侄皇帝,而是自称为弟,请求两国互结兄弟血盟,共击后周。

史载,“六月,刘崇为周所攻,遣使称侄,诣契丹谢册礼,且请兵。”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