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百工匠心 第169章 松风竹炉 提壶相呼

松风竹炉 提壶相呼

鲁善工摆摆手,客气道:“这次合作愉快,给小鬼子用不着讲道德,万柳堂也是他们用卑鄙手段抢夺走,现在只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

两人哈哈大笑,能让小鬼子打眼上当乃人生一大快事!

“话虽如此,但要不是有老弟你的鬼斧神工,败家子岂能轻易上当?”杨兰杰指着扇面,坚持道:“这次算是英古斋和善工堂首战大捷,以后少不了长期合作是不是?”

这种好事鲁善工自然不会拒绝,随手选出十四幅扇面,故意留下几张价值高的给对方,人家毕竟又出石材又冒风险,反正所有记忆全部吸收,物超所值。

“好!”

杨兰杰暗自点头,对鲁善工更加欣赏,不但手艺高超,人品还忠厚,绝对是长期合作的好伙伴。

用箱子把扇面装起来,清六王、刘墉、郑板桥等名家精品皆在其中。回去留着跟松石苍鹰图一起上拍,最少又是大几百万进账。

现在眼光越来越高,清代艺术家在鲁善工眼里基本看不上,能的最少也是明代艺术家。

回到家,把扇面收起来,再次把紫砂壶拿出来,脑中闪过一个念头:文人壶!

可以不写,而阳羡茶却不能不喝。

在蜀山脚下讲学,提倡饮茶三绝,茶须阳羡茶,水要金沙泉,壶须紫砂壶。

郑板桥痴迷紫砂,有首诗曰: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乃性情中人,每次批阅公文、审理案子的时候,心爱紫砂壶,就在案头供着,好端端地替他撑起一股文气。

鲁善工心中升起一丝明悟,为什么文人都喜欢茶道紫砂?

明代以后社会风习受新儒学的影响,平淡闲雅、质朴温厚已成为一种时尚。文人们的内心毕竟文弱,受不住镶金错银,更扛不动青铜重器。

你就是送他一座独善其身的园林,再送他一把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的官椅,他们也闲不住!

如果手上有一把暖心贴肺的紫砂壶,那浑身上下的敦厚内敛、古雅蕴藉,倒是把文人们心鹜八极的意绪收回来些许。

以绚烂的生命之轻,来拗救严峻的功业之重,可能才是文人的真实写照。

世道炎凉,人心不古,紫砂之灵性,可以暖手温心,成全一种委托生命想象的大美。品呷香茗,人生感怀寄寓其中,枕石醉陶已经足够,仕林官场已经忘情。

若果既能诗书立世,又能游戏人生,在一把紫砂壶上寻找入世与出世的平衡点,那岂不妙哉!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