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法眼
在山海市郊区的一间出租房中,叶寒整个人都傻傻的坐在床上,目瞪口呆的盯着他的前方,那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因为此刻他眼中的世界和以往他所接触到的世界已经不同了,他的那双眼睛竟然可以神奇的穿透墙壁,看到墙壁另一边的景物。
“娘的,透视,竟然是透视,老子竟然可以透视了……”
床上,叶寒的眼中闪烁着猩红色的光芒,双拳紧握,似激动,似不安,也似一种澎湃的野心正在逐渐释放。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相信,他的命运将由他自己来改写,往后,他再也不是那个让人瞧不起的小打工仔了,在这人海茫茫的山海市他绝对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片刻后,叶寒平复了一下心绪,他低着头摸着他脖子上挂着的一块阴阳玉佩,这块阴阳玉佩叶寒知道,是他寻找自己身世的唯一物件。
不过也正是这块阴阳玉佩让他拥有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昨天叶寒为了姐姐叶轻和几个混子打架,在这过程中,被打得浑身是血的叶寒他身体上的鲜血渗透进入到了阴阳玉佩之中,让他开启了阴阳法眼,左为阴,右为阳,右眼可以透视一切。
“仇老三,你们等着,这仇我一定要报,敢调戏我姐姐,我也一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叶寒咬牙切齿的说道。
“啊……小寒,你醒了,太好了,都是姐姐不好,如果不是姐姐,你也不用遭受这么大的罪……”
这时,出租房外面,一个靓丽清秀的女子正抬着一碗药走了进来,她看见坐在床上的叶寒,顿时小跑了过来抱住了他,泪眼婆娑。
叶寒拍了拍姐姐叶轻的肩膀,扶着她咧嘴笑道;“姐,你放心吧,我已经没事了。再说了这事情也不怪你,仇老三那几个混蛋敢调戏你,我绝对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小寒,你没事就好了,至于那些社会上的混子你不要再招惹他们了。”叶轻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对着叶寒道;“来,小寒,先把药喝了,医生说你内出血很严重。”
叶寒接过碗,一口气把药吞了下去,其实他的伤已经全部好了,不过为了让姐姐放心,他还是乖乖的把药给喝了下去。
“小寒,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养伤,上班就不用去了。”叶轻摸了摸叶寒的头,满脸疼惜,父母临终前让自己好好照顾小弟,但是自己非但没有让他过上好的生活,还让他因为自己被人欺负成这样,想到这里,叶轻的心里就无比自责。
“好的,姐,我就在家待着,你快去上班吧,我没事的。”叶寒对着叶轻笑了笑,不上班也好,他正好可以试一试自己的透视能力,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出来,如果可以,那么他和姐姐叶轻就不用为生活发愁了,也不会有人再敢欺负他们。
“嗯,那你就在家不要乱跑,晚上我回来给你做饭。”叶轻走出了出租房,为了两人的生活,朝着不远处的工厂上班去了。
在叶轻前脚刚走,叶寒也出门了,获得了这种神奇的透视能力,叶寒急切的想要去实验一下,这些年和姐姐在外面奔东走西他已经受够了那种被人看不起的眼神,受够了欺凌,金钱,是他现在唯一的欲望。
走在大街上,望着那些络绎不绝的车辆行人,漫步之下的叶寒来到了一处天桥下,瞪眼一看,在天桥下竟然有一处“赌摊”,一群人围在一块吆喝着下注了,叶寒走到外围看了看,这赌摊的主人竟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模样清秀,嘴上还叼着一根烟,十足的一个女痞子。
“来来来,下注咯,买大买小,买定离手!”女孩手中摇晃着一副骰子,笑眯眯的看着周围的人,骰子和骰盅的撞击声仿佛是吸引了所有人神经,一个个开始争先恐后的开始下注。这时,女孩已经停止摇晃骰子,一把将骰盅按在了地面上。
“我压五百,买大,前面几局连开大,这一把我就不信会是小。”一人脸色挣扎了下,从兜里掏出五张毛爷爷买了大,其余的人见此,也开始跟着买大,有的压一百,有的压两百,也有的压五百,只有少数一些人买了小。
很快...
出了这屋,进了对面那屋。
那是陆锦惜平时休息的屋子。
想来,有点私密的东西,都藏在那边了吧?
陆锦惜坐在椅子上,回想起青雀那表情,竟觉得有些好笑,可一回想,又尽是心酸。
陆氏的信上写“每每翻而阅之”,证明宋知言送来的信,她反反复复看过多次,并有极大的可能保存了下来。
可她不知道在哪里。
陆锦惜穿来之后,大部分时间在病中,身边十二个时辰都有人伺候,并不敢四处翻箱倒柜探寻原身的秘密。
现如今要找这些信,自然只能找个借口,让熟知的青雀去寻了。
“烧”,便是借口;叫青雀去取,则是一“诈”。
没想到,还真成功了。
没一会儿,青雀便捧回来一只不大的紫檀匣子,轻轻搁在了陆锦惜身边的方几上。
“奴婢没敢动过,都是您平日里自己放的,都在里面了。”
匣子一打开,里头便是一层一层的信笺。
不同于陆氏用的青白笺,这匣子里多是泥金的冷金笺,上头的字迹也可谓是颜筋柳骨,自有一股沉稳规整之气。
这些,便该是宋知言的信和字了。
陆锦惜拿起来,从头到尾,一封一封地瞧了一遍。
青雀只当她是烧之前,想要缅怀一遍,就站在一旁不敢催促,只是时刻注意着。
陆锦惜浏览的速度很快。
凭着这宋知言信中的只言片语,她竟然也拼凑出了一个囫囵的故事。
原来陆宋两家乃世交,陆氏与宋知言更是打小认识。
二人一道长大,青梅竹马。
到得那情窦初开年纪,便私定了终身。
没想到,十一年前,新登基没两年的庆安帝,一纸诏书,拆散了他们,让陆锦惜嫁给薛况。
他们不是没想过反抗。
加之薛况从边关带回来一个五岁大妾生子,他们以为可以改变。可陆老大人去求了,庆安帝依旧铁石心肠,旨意照旧。
陆氏还是嫁了。
嫁了人,便了断了与宋知言的昔日情,想与薛况好好过日子。可没想到,她渐渐对薛况上了心,薛况却对她无意。
一腔真情错付,连半个温暖的眼神都换不回。
陆氏的人生,到这里便已十分灰暗。
待得薛况战死沙场的消息一传来,便算是彻底没了光,陷入昏昏沉沉的黑暗。
她如槁木一般,活在世上,浑浑噩噩。
直到,一年前她去大昭寺上香,重逢了宋知言。
彼时的宋知言,已有妻子,可也是父母之命,到底不是他心中所愿。
昔日青梅竹马,两人只远远这么看了一眼,回去后便辗转反侧。
不久后,就有宋知言的一封信,经难历险,到了陆氏这里。
旧情于是复燃。
宋知言愿为陆氏休妻,以正妻之礼,重新迎她进门,多番表白心迹。试问谁的感情,能持续十多年不改变?
陆氏亦为其所感,无法放下,渐渐挣扎。
……
看到这里,陆锦惜已是心底一声长叹。
她一面觉得陆氏可怜。
青梅竹马被拆散,嫁的丈夫与她貌合神离,守寡后再遇竹马,却已物是人非。
可另一面,又觉得陆氏行为甚是不妥。
能大胆遵从心意,追求感情,本没什么大错。可与她私相往来的,是一个有妇之夫。
他的妻子,是一个与她一般可怜的女人。
“哗……”
信笺纸翻动的声音,一如陆锦惜飘荡的心绪。
她很复杂。
这已经是最后一封冷金笺了,内容恰好是要陆氏给他一个答复,正好能跟今日永宁长公主给的信对上。
她拿了起来,便准备先烧掉,再回头寻处理之法。
可没想到,就在她把这冷金笺拿起后,底下竟然又露出一张略小的青白笺!
秀雅的簪花小楷,字迹挺新。
这不是?
陆锦惜顿时一怔,错愕了片刻,才将之拿起,一看,一时竟不知作何感想——
悬崖勒马,犹未晚矣!
陆氏啊……
这样可怜,又可爱的一个人,到底善良得让人心疼。
“宋大人台鉴,复信后,辗转反侧,幽思难眠。”
“妾之半生,坎坷零落。得遇大人,青梅竹马,幸甚之至。若彼时彼地,不敢违心。”
“然大人贤妻在侧,无过无错,事大人至亲至爱。”
“尊夫人之今日,犹妾之昔日。”
“妾不愿为挚爱之人辜负,有何颜面,夺他人所爱重?”
“水月镜花,不必久望。”
“数月以来,承蒙错爱。”
“妾青灯古佛,愿祈大人安平。”
“陆氏亲笔。”
从“伯羡爱鉴”,到“宋大人台鉴”;从“锦惜亲笔”,到“陆氏亲笔”,这等的转变,中间又藏着一个女子,多少年以来的辛酸和苦楚?
宋知言,该是她真正的良人。
可她几经挣扎犹豫,心里即便再想与他在一起,也无法放任自己伤害另一个与自己一样的女人。
陆锦惜读完这短短的几行字,心底竟有几分钝钝的疼痛,到底还是佩服她的……
“夫人,您……没事吧?”
许是看她表情不对,一旁的青雀又悬了一颗心起来。
陆锦惜摇了摇头,指腹摸索着这一封墨迹尚新的信,另一手却是厚厚的一沓冷金笺。
她看了一眼,随手将之投入了炭盆。
笺纸遇火,霎时燃了。
不一会儿,便成了一片灰烬。
陆锦惜没看一眼,只将自己手中仅剩的那一封青白笺,装入了信封,递给青雀:“这封信,你最后送一次。叫那个印六儿当心着,再要出事,我保管叫了人去扒他皮!”
青雀差点就惊得咬了舌头。
不是说好了到此为止的吗?怎么又——
“最后一次。”
陆锦惜叹了口气,示意她上来接信。
“你若不放心,可打开看看。”
“奴婢不敢。您怎么说,奴婢便怎么信好了。”
青雀连忙摇头,咬了咬牙,还是接了信,迟疑道:“那奴婢还是尽快去送?”
“去吧。”
陆锦惜点了头,也不想把这件事拖太久。
这封信,即便是又被永宁长公主截了,想也不会再来骂她了。
青雀得了准,便将信向袖子里一藏,出去了。
她前脚离开,白鹭后脚就回,来禀陆锦惜:“夫人,事情都向潘全儿交代了,也指明了只要普通药材。他已这会儿叫人去拟单子,说赶明儿就递上来让您瞧。”
陆锦惜点了点头:“这人我是不大熟,不过瞧他处理迟哥儿那事的模样,该是个得力的。我也不介意抬举抬举他。明儿他人来了,直接禀我便是。”
说完话,她便走过去,扶着雕漆小方几坐回了炕沿上。
不过一抬头,她就瞧见了白鹭脸色不对。
一张圆圆的脸盘子上,似乎藏了几分迟疑,有些小心地看着她,似乎在打量她脸色。
陆锦惜奇道:“你这丫头,向来直肠子一根,有话就说了。这一副犹犹豫豫的神情,是遇到什么事,这样难开口了?”
“……奴婢这不是怕您生气吗?”
白鹭小声地为自己抱屈了一句,可随后,那声音便越发低了下去,像是忌讳着什么一样。
“方才奴婢打道上过的时候,听伺候两位姐儿的焦嬷嬷说,琅姐儿近半个月,又开始往大公子那边跑了……”
大公子……
那个薛况带回来的瘸腿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