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世祖 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

至于皇帝刘文澎能否有所改变,这是必然的,毕竟亲政掌权了,也终于可以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了。

不过,在此之前,刘文澎需要找个人来接任尚书令的职位,这可让刘文澎好生伤了一阵神。

依刘文澎的性子,本想着干脆把尚书令之职给废了,因为他发现大汉帝国“首相”地权力,对他这个皇帝的钳制能力有点大。

当然了,这种想法也仅仅是想法,想想就得了,刘文澎还真就不敢废相这样的大动作。这可涉及到“祖制”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可比打压、排挤宰辅要严重得多。

一个宰相倒台了,总有人续上,大伙还得感谢皇帝给机会,若是直接把饭碗砸了,那就别怪臣下们奉祖宗之法力争了。

大汉帝国的事,到了,处置军国大事,尽情地体会了一番指点江山、日理万机的风光与辛劳。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事情刘文澎处置得还不错,礼部尚书陈贽、宣慰使温仲舒去世,他都发诏告慰;榆林道兵马副都指挥使陈兴纵纵兵劫掠治下汉夷部民,被他处死,以正国法;关内饥馑州县,也下诏赈济,体恤疾苦,蠲免赋税.

平心而论,这么一段时间的表现,刘文澎是中规中矩的,少了许多浮躁与人性,虽说不至于就征服众多臣下之心,至少让人对他改观不少。

皇帝年纪长了,亲政了,为人处事也成熟了,那么亲政之前诸多不那么合人心的行为,似乎也可以理解了,值得原谅。对皇帝,上下实则总是给予更多的宽容。

可以说,从平康四年秋冬,到五年夏,这半年多的时间,是大汉帝国上层自进入平康年代后最稳定的一段时间。

然而,也就这么一段时光,过于短暂,短到让人几乎以为是一场错觉。原因嘛,还是出在皇帝刘文澎身上,他怠政了.

刘文澎最终发现,努力赶走皇叔、打倒辅臣、掌握大权之后的日子,对他来说,还不如以前.

明君是不好做的,一个勤奋的明君就更辛苦了,而刘文澎的“明君生涯”实则只存在了不到半年,他就对那铺天盖地、纷至沓来、无穷无尽的朝政事务感到厌烦了。

而比起整天面对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刘文澎更喜欢骑马、打猎、下棋乃至唱歌跳舞,就算与后宫嫔妃厮混,也比待在垂拱殿,面对着那干冬烘老朽,看他们争执国事,听他们反复唠叨,处理一件又一件根本处理不完的俗事,要有趣得多得多得多

于是,慢慢地刘文澎便松懈了,常常在朝政会议抑或君臣问对之时,表现出厌烦、疲惫的情绪,后来干脆把国事“还”给政事堂,让王旦等人看着处理,只有无法达成决议,以及一些利害攸关,涉及军队或者朝廷重要任命、祭祀、征伐等事,才需要请示他。

其余时候,众宰相可以共同决策,当然,刘文澎也会时不时地去检查一番,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就是这一点,也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放弃了。

因为他发现,众多宰相并没有“对付”他的意思,并且互相之间矛盾重重,斗得很欢,往往需要他作为仲裁者,对他的皇位并没有威胁。同时,有皇城、武德二司在,他也能随时掌握朝中的情况,他这个皇帝,稳如泰山

而摆脱了繁重的国事之后,刘文澎也终于有时间干他真正喜欢的事了,比如一年四猎,与贾玄等国手下“人棋”,在宫中玩打仗游戏,举行各种“嗨到天明”的晚会,到西京市井游荡猎奇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