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世祖 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

北伐进行时

自蒲阴誓师后,刘承祐的所有工作重心基本都放在了赵延寿这支“北伐军”上,来自三个方向的军报是纷至沓来,从一开始的一日一报,到如今的一日三报,刘承祐将他麾下最精锐的一批斥候派出去,用作驿传之卒。

哪怕早就在心理上有所准备,真正执行起来,才发现,北伐幽州的困难比想象中的要严重得多。现实,总归如计划上的那般简单。

从蒲阴到幽州,三百来里的路程,除了几条水脉之外,并未有崇山峻岭、险阻障碍相当,赵延寿进军这边进军方便,辽军遏制袭击也同样方便。同时,其间至少有两百里被辽军清理过,地广人稀到了极点,在这段路中是得不到多少战争资源补充的。

而辽军显然不是没有一点准备的,在收到消息的诗词了。何以他魏仁浦得以参赞军机要务,出入随从,形影不离。而他陶谷,貌似真的只是个起草命令的笔杆子,甚至这一部分,也被魏仁浦分薄了......

要说军机政治,他陶谷也是熟读兵书的,何以刘承祐不找他商议垂询。不知觉间,陶谷心中已然积聚了不少怨气,对魏仁浦嫉妒,对刘承祐也有些不满。

......

南京道,涿州,固安县。

城头亮起的,是黑红色的“燕旗”。突破了辽军的封锁,赵延寿马不停蹄,催使燕兵疾进上百里,直至固安,城中没有多少兵马,直接便拿下了。

踏上了熟悉的土地,赵延寿心安定不少。而嗅着乡土的气息,燕军士卒士气仍旧高而不坠,底层的官兵,哪知局势的风险。

固安县城北,是白沟河,已然聚集了不少船只、舢板与临时编造的竹皮筏。白沟河上游直通桑干水,桑干水以北,便是幽州城了,这是打算走水路。

此时的赵延寿,将所有骑兵都留以牵制被他戏耍了的辽骑,又留下五百卒守固安,余者,尽数随他轻装去取幽州城。

舟船不足,故水陆齐近。

踩在甲板上,伴着水流的律动起伏,赵延寿仰望北面:“还有不到百里的水路了!”

“燕王,我们真的能打下幽州城吗?”手下一名将军,小声的问道。他们不似普通的士卒,纵使看不透全局,也有些危机意识的。

“哈哈!”赵延寿直接笑出了声,刻意放开嗓子:“幽州如此大城,耶律解里只以四千兵守,他如何守。更可笑的是,骑兵能守城吗?胡兵会守城吗?幽州城,当年就是孤负责修缮的,没有人比孤更清楚它的弱点!只要我们顺利抵达,幽州城,就是我们的!”

赵延寿这话,大部分是忽悠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那么好忽悠的。

“可是,我们兵力也不多啊......”

“我们有数万之师,还怕拿不下幽州城?”赵延寿立刻一瞪。

这话,唬得那燕将一愣一愣的。

“幽州城内外,可有十数万汉民。”见其人那副愚鲁的模样,赵延寿有点自信地解释道:“孤自问,治幽的十年间,对汉民多有施恩维护,只要将他们鼓动起来了,那区区之数的契丹军队,又有何惧?”

将领恍然,很快,赵延寿度话传开了,仍旧将士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地方。而赵延寿的目光,也越发坚定起来,他这也是想尽了办法,忽悠着这些将士随他去冒险,很积极,毕竟是他事业的第三春了。

“燕王。”准备回仓休息的时候,另外两名将领,小心地找到赵延寿。

见二人形色不对,赵延寿蹙眉问:“何事?”

“您真的打算去打幽州,与契丹人为敌?”其中一人眼神躲闪。

听出了异样,赵延寿不动神色,随意地说:“不瞒二位,孤这心里,也有些忐忑。”

闻言,另外一人立刻道:“燕王,左右我们已经摆脱了那刘承祐的控制,有此大军,何须冒生死与契丹人为敌,莫若像从前......”

见状,赵延寿立刻止住二者:“此处不是叙话之所,你们先去仓内等我。”

看赵延寿这样子,二人似乎会到了什么意,连忙点着头。

待二者退去后,赵延寿脸色立刻冷了下来,招呼着一名心腹,低声吩咐着:“带几名甲士,将那二人处理了,扔到河中,不要闹出动静。另外,将那二人手下士卒,接管了!”

“是!”

若说赵延寿没有一点异心,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绝不是这种时候,这种方式。二人的言外之意很明显,有投降之意。也只有这等蠢货小人,无知匹夫......

再寄人篱下,哪有自己当家做主来得痛快!

仰头北望,赵延寿拳头捏得紧紧的,灵机一动,突然挥手高喝一声:“回家!”

很快,白沟河上飘荡起一阵“回家”呼喊,气势十足!

Ps:真特么水,这段本以为千把字就能写完了,硬是写了这么多......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