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锦衣状元 第344章 这是作弊!

这是作弊!

这是作弊!

公孙衣载誉而归。

回城?”

唐寅思路活泛起来。

朱浩这小子做事一向讲究滴水不漏,若朱浩真能猜出这次乡试四书文的题目,那就算是给了公孙衣题目,而不给他写范文,公孙衣拿到题目水平不行也是白搭,而公孙衣最后可是考了本省乡试,且文采斐然,我是将他的文章照搬上考卷。”

“呵。”

唐寅彻底明白了。

感情不是你公孙衣参加这次乡试,你能考中举人,完全是仰仗朱浩的功劳啊……嘿,你这样做跟作弊有什么区别?

朱浩道:“唐先生,我只是随便写了几篇文章,没有别的意思,你不会把这件事揭穿,让别人知道吧?”

换作别人,或许真有可能把事情泄露出去,但唐寅没到那么无耻的地步。

“不会!”

唐寅摇了摇头,随即道,“凤元,如此说来,你是靠朱浩的文章拿到了本次乡试,也不能像你那样,直接考取解元。”

“哼!”

唐寅受了朱浩的恭维也没打算给好脸色看。

他指责的是朱浩这种帮别人考试作弊的行为,而不是比谁才学高。

公孙衣带着些许惭愧:“说起来,都怪我。朱浩……朱小先生……”

之前唐寅说让他直接称呼朱浩为先生都行,结果公孙衣还真改口称呼朱浩为先生。

这种口气上的转变,让唐寅听了直来气。

凤元啊凤元,你能不能听懂好赖话?

我那是打趣你跟朱浩,你身为先生,还能反过头拜这小子当先生?请问尊师重道的传统呢?

“当时我走得急,只是在安陆时,把朱小先生给的题目和文章都详细看了一通,可到省城后就再也没看了,以至于最后那一篇孟子题……明明就在脑海中,却怎么都记不全,只记住了前面破题和承接、起股的部分,后面……都是我绞尽脑汁写出来的,回到客栈后看过小先生的文章……自愧不如。”

公孙衣一脸沮丧。

他这是在为朱浩开脱,我考,而是有一篇我没背全,才使得我的文章水准下降,成绩下滑。

若是全数套用朱浩的文章,或许我直接考中湖广乡试解元了。

唐寅眼神中闪烁着愤慨,却只能对朱浩和公孙衣吹胡子瞪眼。

这边陆松进来道:“两位先生,朱少爷,袁长史已在催了……是否前去面见兴王?”

唐寅指了指朱浩,意思是回头再找你算账。

他没在陆松面前表露什么,毕竟公孙衣的举动很不光彩,若是告知陆松,就等于是告诉了王府有这么回事,事情传开后估计公孙衣的功名都有可能被褫夺。

用别人的押题,还有别人写的文章去应科举,那不是作弊是什么?

“此事不得再对外提及,走了!”

唐寅脸色阴沉先行开路。

……

……

进王府内院的路上。

唐寅有意让陆松带着公孙衣走在前面,让朱浩跟在后边。

“朱浩,你怎知本次乡试题目?别说你是押题……张提学曾到过安陆,你是否私下见过面?”

唐寅冷声问询。

朱浩道:“唐先生,就算我是张提学肚子里的蛔虫,但乡试出题人,并非提学一人吧?先不论两京,就说各布政使司,也都会派出按察使或是参政、参议监督乡试,并请大儒监考和阅卷,就算我跟张提学认识,他也未必能告知我题目,你说对吧?”

唐寅微微皱眉。

大明嘉靖七年之前,大明乡试虽然名义上都是以各省提学作为主考,但监督制度非常严谨,布政使司都会派出专人负责出题以及监场、阅卷事宜,两京更是会派出翰林主持考试。

到嘉靖七年时,皇帝下旨,以后各省乡试,都是由京师派出两名翰林前往作为主考官,从此之后各省提学副使只负责乡试前的准备工作。

说朱浩通过认识湖广提学副使张邦奇而获得本次乡试题目,理由太过牵强。

“那你就是靠堪舆玄空,推算天机,得出的题目?”唐寅皱眉问道。

朱浩笑嘻嘻道:“唐先生,别猜了,我都说了我不知道题目,你怎么还这么固执和坚持呢?这件事也只能说凑巧吧。”

换作旁人,朱浩的说辞或许能打动对方。

但现在面对的是唐寅,唐寅这个人有时愚昧昏聩,但只是偶尔,大多数时候唐寅头脑都是很清醒的,他不像这时代的愚昧书生一般不懂科学,至少唐寅对于概率学多少有些了解。

他很清楚,若是靠瞎蒙,蒙中一题还有可能,若是三题都能蒙中,那绝对不是蒙,而是确实知道题目。

“朱浩,你身上到底藏有多少秘密?”

唐寅算是看出来了,问是问不出结果的,但他求知欲很强,迫切想探知答案,这让人很容易抓狂。

……

……

兴王府书房。

除了朱祐杬外,袁宗皋和张佐赫然在列。

朱祐杬状况不太好,看来他的病没有痊愈,脸色煞白,不时咳嗽,但他依然强撑着说上几句夸耀的话,对公孙衣报以很高的评价。

“……王爷,咱王府真是有贵气祥瑞护佑,这不朱浩刚考中生员,一扭头公孙先生也考中举人了,王府中人一个二个都大富大贵,如此祥瑞之地哪里找?”

张佐最喜欢说漂亮话,但他文采不高,这番话在袁宗皋听来很不入耳,冷哼了一声。

你干脆说兴王府是卧龙之地得了,还更加清楚明了。

朱祐杬笑容满面:“希望凤元你再进一步,考取进士,也不枉袁长史对你的一番欣赏。”

公孙衣听完赶紧向袁宗皋行礼:“学生多谢袁师栽培。”

袁宗皋只是笑了笑,目光却不自觉往唐寅身上瞟了一眼,连句客套话都懒得说。

最近阅读